《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

ID:4122477

大小:211.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1-29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_第1页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_第2页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_第3页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_第4页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21卷 第1期曲 靖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1No.12002年1月JOURNALOFQUJINGTEACHERSCOLLEGEJan.2002《中庸》的伦理道德思想吴培德(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云南昆明 650031)  摘 要:在《中庸》一书中,居有核心地位的两个范畴,就是“中庸”和“诚”。本文对“中庸”和“诚”的道德义蕴,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同时,对《中庸》包含的其它伦理思想,如“五达道”、“三达道”、“慎独”、“内省”、“忠恕”等,亦有简明的论述。关键词:中庸;达道;达德;修身中图分类号:G11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879(2002)01-0061-04  《中庸》一书的主旨,在于以儒家伦理思想为称“自省”或“自反”,意为内心的自我省察。这段核心,阐述“中庸”不仅为最高的道德准则,而且也话是说,君子独居暗室,反躬自省,不会内疚,也无是天地万物遵循的法则。可见“中庸”既是一个,愧于心。这是因为,君子能于人所不见不闻之处,道德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而在道德领域中,常存敬信之心,谨守道德之规。可见《中庸》的,则体现为道德实践、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内省”是以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作

3、为自我《中庸》开宗明义便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省察的标准。而“慎独”则要依靠在实践中所形成谓道,修道之谓教。”这是说,人性是天之所命、生的内心信念来支配自己的行动,既是一种修养方来就有的,循性而行,发扬人的善性,就是“道”。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很显然“慎独”和“内省”,据此,则“性”与“道”实为一个东西的两种状态:的功夫,都是注重从严自律,强调道德行为要有自“性”是自在的状态“道”是自觉的状态。由自在,觉性。的“性”发展为自觉的“道”,要经过修明和教化,这“道”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中庸》说:“君臣就是“修道之谓

4、教”。这三句话,解释了人性的来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源,并把“人性”提高到“天命”的高度,可以说是孟下之达道也。”所谓“达道”,即天下古今所共行之子“性善论”的另一种表述,诚如宋儒陈孔硕所说:道,具体说来,就是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五[1]“此三句盖与孟子言性善同意,其示人切矣。”种伦理关系,也就是《尚书》所说的“五典”《孟子》,《中庸》论修道,以“慎独”为先。它说“道也:所说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者,不可须臾离也,也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序,朋友有信。”《中庸》

5、的作者认为,所求乎“子以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事父”、“臣以事君”、“弟以事兄”、“朋友先施”,应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的当是“言顾行,行顾言”,亦即孔颖达所说的“此四[2]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应当随时随地,深藏于心,者,欲明求之于他人,必先行之于己。”换言之,不能片刻离开,特别是在闲居独处而无他人觉察你要子孝、臣忠、弟敬、朋友先施,先要己孝、己忠、时,尤需警惕谨慎,使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道德己敬、己施。只有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才可称为规范。因为,再隐蔽的东西没有不被发现的

6、,再细忠厚笃实的君子。对于事君、交友、孝亲之间的相微的事物没有不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要“慎其互关系《中庸》指出,“在下位:,不获于上,民不可独”。不过“慎其独”作为一种修养方法,,又要借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助于理性进行自我反省,所以《中庸》又说“君子: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此言必诚身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而后亲可顺,必须亲而后友可信,必言乎友而后获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

7、言而信。”所谓“内省”,亦乎上,必获乎上而后民可治。这其间“诚”是关,  收稿日期:2001-10-12  作者简介:吴培德(1932-),男,重庆铜梁人,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62·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键,是基础。如果不能诚身,外有事亲之表,内无怀诸侯也。”所谓“九经”,即治国的九条纲领。朱爱亲之实,虚情假意,怎能谈得上顺乎其亲?《中熹《或问》“凡此九经:,其事不同,然总其实,不出庸》认为只有家庭和睦,才能顺乎父母,它说“妻:乎修身、尊贤、亲亲三

8、者而已。”其实,亲亲、尊贤都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是以修身为基础,所以九经始于修身,修身为九经家,乐尔妻 。”如此,则“父母其顺矣乎!”之本。《中庸》强调“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意思由上述可见,所谓“五达道”,实际上是以孝道是,自身修养要靠道德,道德修养要靠仁爱。进而为先。那么,什么是孝呢?《中庸》说“夫孝者:,善指出“仁者人也:,亲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