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

ID:41205326

大小:161.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8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_第1页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_第2页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_第3页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_第4页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材料分析题-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文字类材料分析题2一、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人为铜钱,游遍世间。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 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维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楫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2、                                          ——《蒹葭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黄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10分)二、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区域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或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

3、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性地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经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

4、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6分) 三、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大西洋共进退。支那(指中国)

5、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二第10页共10页   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拱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主张对他们采取何种政策。(4分)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利益线”论对“大陆政策”的推行起到什么作用。(5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出现“脱亚入欧”论和

6、提出“大陆政策”社会经济原因。(5分)(2004年江苏卷)四、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敕郑和)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携带)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大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明史·郑和传》材料二      [宣德六年(1431年)郑和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年)奉使西洋,

7、迨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和等上荷圣君宠命之隆,下致远夷敬信之厚,统舟师之众,掌钱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以国事,尽诚于神明乎!                                                             ——《天妃之神灵庄记》回答:①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3分)②从材料看,郑和下西洋的前提条件有哪些?(2分)   ③根据材料,归纳郑和航海活动的特点。(3分)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