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204158
大小:636.0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18
《复习课件-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主干知识整合一、种群的特征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的全部个体。2.数量特征(1)种群密度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②意义: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同种数量③调查方法(2)出生率、死亡率①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的比率。②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的重要因素。总数种群密度制订计划标志重捕法(3)迁入率、迁出率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4)年龄组成①概念:一个种
2、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②类型:、稳定型和。③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增长型衰退型变化趋势二、种群的数量变化1.变化内容:、波动、、下降。2.“J”型曲线:(1)产生原因:食物、空间条件、气候适宜、无敌害等。(2)特点:种数数量。3.“S”型曲线(1)产生原因:受如空间、食物、敌害的制约。增长稳定充裕连续增长环境条件(2)特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K值)后,将停止增长,或保持在左右。4.决定因素:、迁入率和迁出率。5.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
3、病等。(2)人为因素:受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不断减少。6.研究意义(1)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2)预防虫害。环境容纳量K值出生率和死亡率人工控制1.概念: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1)两个要素:“同种”和“全部”。(2)两个条件:“时间”和“空间”,即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离开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的种群是不存在的。考点一:种群高频考点突破2.特征及相互关系(1)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特征。种群密度越高,一定范围内种群个体数量越多,即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
4、、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出生率与死亡率及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为正时,种群数量增加;反之,种群数量减少。(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则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间接影响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1.(2012·广州一模)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做的分析,错误的是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D考点二:种群的增长曲线“S”型曲线“J”型曲线前提条件环
5、境资源有限环境资源无限有无K值有K值无K值,持续增加曲线综合分析11【特别提醒】【对位训练】2.(2011·南京二模)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B谢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