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

ID:41190110

大小:176.8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8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_第1页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_第2页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_第3页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_第4页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文科必修一第一第二单元试卷一、选择题1.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2.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

2、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A.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C.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3.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2009年5月18日,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联谊交流。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B.“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一心,同心则同志”(左丘明)C.“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项羽)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4.明太祖朱元璋说:“夫元氏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

3、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吸取这一教训,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消除地方割据B.抑制、清除权臣,加强皇权C.废行中书省,设三司D.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5.《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96.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类别察举制科举制依据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方式长官举荐自由报考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

4、基础的扩大7.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8.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D.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9.“故太平君子,征文

5、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予,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予,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①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②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③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唯一途径;④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10.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秦古始。”秦始皇针对上述问题,“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为使“兵不复起”所采取的措施

6、是A.攻打匈奴,修长城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D.实行行省制11.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9A.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B.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所起的作用截然相反C.两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实施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D.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并为此后历朝沿用12.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

7、科举制13.“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这反映出①明清时期科举制与现实需要脱节②唐朝科举制以门第为录用标准③科举制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④科举制是比较公平的选拔方式A.①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14.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