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

ID:41183778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8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_第1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_第2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_第3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_第4页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自然辨证法概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产生及其创立自然辩证法一词,最初是恩格斯为其自然科学哲学著作部分手稿写的一个归类标题。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思想”,形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第一个提纲1、历史背景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Engels,1820.11.28~1895.8.5)背景:工业革命将人类历史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1)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2)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3)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存在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1自然辩证法不同于科学哲学

2、2自然辩证法不同于自然哲学3自然辩证法不同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与范围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内容:(1)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2)科学观和科学认识论:科学的本质,科学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以及科学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问题。(3)技术观和技术认识论:技术的本质以及技术认识和实践的方法论问题。(4)科学技术社会观:科技与社会互动,科技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以及科技异化,科技政策。四、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第一,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第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基础观点

3、。第三,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第四,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的主要是近代科学技术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关系,当前我们研究的是现代科学技术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五、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一)从国家、社会层面:自然辩证法是我国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二)从个人层面:可以增强哲学素养和改善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科学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科技实践能力;提高贯彻执行科技政策的自觉性,使科研活动更加有

4、的放矢,有助于执行和修正政策、评价技术后果等。第二章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一、科学技术的基本内涵1、什么是科学:古代西方,科学一词来源于古拉丁语Scientia,它的最初的含义是“知识”和学问。1986年,科学哲学家查尔斯沃思:“什么是科学?如果没有人问我,我知道;但当我要向发问者解释时,我就不知道了。”英国科学家贝尔纳指出:“科学在全部人类历史中确已如此地改变了它的性质,以致无法下一个适合的定义”、“科学不是个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单一体。概念的三个内涵:(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46页)

5、科学是以范畴、定理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1987年出版,第404页)(2)科学不只是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未知事实和规律,并使知识体系演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思想、方法、态度、实践是密切结合的。(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即现代化的社会事业。(贝尔纳于1954年《历史上的科学》首次提出)科学的社会功能日益显著;科学成为一项国家事业。什么是技术:2、什么是技术西方:技术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技艺、手艺、技能、本领。●中国古代:技术泛指“百工”,成书于战国时期的

6、《考工记》指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地、材为自然界和物质的特征。工有巧——工匠的技术。18世纪末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在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中把技术(Art)定义成“为完成特定目标而协调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相结合的体系”。●当代对技术本质的认识:◆人类活动的行为方式,做事或制作的方法。◆劳动手段的总和◆对自然规律有意识的运用,是科学的物化。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哲学大词典》1992年版779页)3、科学与技术的相互关系科学与技术的共

7、同性:有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从目的和任务看:科学--认识自然界,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利用和改造自然,回答“做什么”,“怎么做”。2、从活动过程看:科学--从实践到认识,物质-精神。特点: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强。技术--从认识到实践,精神-物质。特点:计划性强。3、形态:科学--一元性的东西,即排他性。技术--多元性,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工艺方法,从相同原理去作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4、评价标准:科学--是非,讲真理性标准。技术--合理性,讲效用性标准。5、与社会的相关程度:科学较远离现实经济法律、政策资源。技术则注重

8、可靠性、安全性、宜人性及经济、法律、伦理、资源、环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