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77426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各省市法院精神损失赔偿标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各省市法院精神损失赔偿标准2012-4-914:51阅读(18)下一篇:中国拟规定醉驾肇...
2、返回日志列表·赞赞赞赞·转载(4)·分享(1)·评论(1)·复制地址·更多最高人民法院: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2、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第九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包括以下方式:(一)致人残疾的,为残疾赔偿金;(二)致人死亡的,为死亡赔偿金;(三)其他损害情形的精神抚慰金。第十条 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规对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有明确规定的,适用法律、行政法
4、规的规定。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确定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指导意见》第二十一条 侵犯原告著作人身权或者表演者人身权情节严重,适用停止侵权、消除影响、赔礼道歉仍不足以抚慰原告所受精神损害的,应当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著作人身权或者表演者人身权受到侵害为由,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不予受理。 第二十二条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精神损害抚慰金: (一)未经原告许可,严重违背其意愿发表其作品,并给原告的信誉、社会评价带来负面影响的; (二)抄袭原告作品数
5、量大、影响广,并使被告因此获得较大名誉的; (三)严重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四)未经许可,将原告主要参加创作的合作作品以个人名义发表,并使被告获得较大名誉的; (五)没有参加创作,为谋取个人名利,在原告作品上署名的; (六)严重歪曲表演形象,给原告的社会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的; (七)制作、出售假冒原告署名的作品,影响较大的; (八)其他应当支付权利人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情形。 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应当根据被告的过错程度、侵权方式、侵权情节、影响范围、侵权获利情况、承担赔偿责任的能力等因素综合
6、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一般不低于2000元,不高于5万元。 第二十四条 著作权人或者表演者权人死亡后,其近亲属以被告侵犯著作人身权或表演者人身权使自己遭受精神痛苦为由,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应当受理。关于印发《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25、侵权行为致人身体伤残,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可以根据受害人承受的肉体与精神痛苦情况给予一定金钱慰抚,给付数额可以根据伤残程度及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予以裁量。因侵害行为致受害人残疾的,赔偿数额一般不超过我市城镇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收入的5倍。受害人身体受到一般伤害,造成严重后果
7、,确有必要给予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参照致人残疾的情况酌减。26、死者的近亲属以受害人死亡给自己造成精神痛苦为由请求死亡赔偿金的,应予支持。赔偿金数额可根据致害行为的性质、致害人的过错程度、请求权人所受痛苦之程度以及其与死者的关系等酌定,但一般不得超过我市城镇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10倍。死者的近亲属限于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缺位的,形成赡养、抚养、扶养关系的其他近亲属有权请求死亡赔偿金。27、对于损害事故的发生,受害人也有过错的,应根据其过错的比例酌情减轻致害人的赔偿责任,包括经济赔偿责任和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8、:《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意见》三、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数额的具体标准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应根据精神损害赔偿具有抚慰性、补偿性的特点,并结合我省经济发展的现状综合考虑。同时,由于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本身存在一定区别,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数额标准时还应当区别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两种不同情况而定。 l、因侵权行为致人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死亡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应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费计算二十年;对七十周岁以上的受害人,年龄每增加一岁少计一年,但补
9、偿年限最低不少于十年。 受诉法院所在地,是指受理案件的基层人民法院所在的县(区、市),平均生活费标准,应以政府有关部门统计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