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177210
大小:7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8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7-9年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简介《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和教材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改革和突破。为支持和参与这一影响深远的改革,促进我国中学数学教材多样化的进程和我国数学教材质量的提高,进而使我国数学教育在新的世纪,在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特地组织了有关数学和数学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包括我国留学海外的学者),以及富有实践教学经验的数学教师,合力编写这套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7-9年级)。这套教材7年级上
2、册、7年级下册、8年级上册已于2004年5月全部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可于2004年9月开始实验。这套教材的后三册也将陆续送审使用。一、教材的编写队伍这套教科书的编写队伍主要由三部分人员组成:大学学科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和教研员。他们对数学学科、数学教学、数学教材具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主编范良火博士,199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育系哲学博士学位(方向是课程和数学教学,兼修教育政策研究和社会学),现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数学和数学教育系任教,并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在芝加哥大学时任学校数学设计项目(UCS
3、MP)的编辑工作,从事数学教材的开发、编写和评价等有关事项。1998年底起至今应聘兼任新加坡胜利出版集团中小学数学教材主编(中学系列共同主编李秉彝教授;小学系列共同主编FoongPuiYee教授)。该中小学教材已由新加坡教育部批准,其中中学系列为约70%的新加坡中学使用。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教师知识发展,数学课程和教材分析与比较,学生学业的多元评定及比较数学教育。主持国立教育学院科研项目“新加坡数学教师知识发展研究”。副主编岑申,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主编。主要作者还有金才华(原浙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副主编),许芬英(浙江省教育厅教
4、研室)等一批对数学教材的研究和编写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编写人员。二、教材的编写目的及编写指导思想本套教材以《标准》为依据,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方针为指导,充分吸收国内外现代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特别是数学教育研究和教材改革的成果和经验,同时继承和发扬我国数学教材的优势,努力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本套教材
5、力图体现现代教育观念、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突出问题解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适当体现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内容编排、数学活动设计以及在处理与以前学校数学内容衔接等方面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本套教材将有机地结合多元评定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和运用新的评价观念和方式。另外,与我国传统的教材比较,本套教材将在结构、体例和内容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三、教材的编写原则1.整体性原则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标准》通盘考虑了义务教育九年的课程内容。《标准》设定的“
6、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教材的编写努力体现《标准》在总体目标和内容标准设计上的整体思想,注意和前两个学段的衔接,体现各阶段目标的连续性和渐进性,加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注意数学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的,既易教易学,又利于探索思考的结构体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2.时代性原则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
7、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教材内容的选取体现了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教材的内容反映了现代科学技术,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涉及的问题情境、数据材料必须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前瞻性。3.探索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尤其是本学段的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愿望和能力均有所提高,并能在探索的过程中
8、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倾听别人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教材编写充分重视数学过程,提供足够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尝试、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动。4.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原则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