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

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

ID:41167359

大小:312.5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8

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_第1页
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_第2页
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_第3页
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_第4页
资源描述:

《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05月伦理学研究May.,2011第3期(总第53期)StudiesinEthicsNO.3道德的三层涵义与得道的三重境界5,1志山李燕燕(1.广东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基地,广东深圳518060;2.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所,广东深圳518060)[摘要]道德具有三方面的内涵,即德目、德行、德性,它们共同构成了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三种表现形态。道德是人们长期反复博弈的结果,然而由于现实生活中行为主体的生活环境、认知能力、实践效果等有所差异,所以行为主体在博弈中的得道境界亦有所不同,可以分为知道、行道、信道三重境界。但是无论得道的境界如何,博弈的终

2、极目标都指向幸福。[关键词】道德得道幸福[中图分类号】B82—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115(2010)03—0034—04道德是人们长期反复博弈的结果,在博弈的过主要由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范畴组成。人类程中,道德的内涵得到不断的完善与发展,然而由社会历来将这些社会的共同的德目作为一种存在于道德主体自身存在差异性,对道德的认知与践行于人们的意识、表现于人们的道德活动中的特殊效果不同,是以他们在道德生活中达到不同的道德“契约”,而在这份契约中,道德原则处于核心地位;境界。道德规范作为道德原则的延伸,对人们的行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道德范畴则是反

3、映最本质的道德一、道德的三层涵义要求与关系的基本概念,它是将道德原则与道德规何谓道德?学术界众说纷纭,笔者赞同罗国杰范付诸于实践的关键。先生的观点,即“道德就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1.道德原则的,由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道德原则是指在一定的道德生活中处理个人利殊手段维系的,并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原则规范、心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是调整道德主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11(其中不难看出道体之间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指导原则。德具有三方面的内涵:“原则规范”即为德目;“心理它既有基本的道德原则,又有非基本的道德原则。意识”是道德品性的核心内容,

4、属于德性;“行为活基本的道德原则直接而集中地体现着道德核心的动”即指德行。可见,德目、德行、德性三者共同构要求,对道德生活中的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成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道德。关系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对德目中的其他道德原f一)德目则和规范等具有指导作用。如:在我国,集体主义德目,是指道德的条目,它是一定社会对道德文就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的道德原则。而非基本化发展过程中的道德经验的概括,也是社会根据自的道德原则则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补充基本道身发展的需要对个体道德所做的应然性规定。它德原则的,但仍对道德规范等具有指导性,主要体[收稿日期]2011—02—12[作者简介

5、]刘志山(1966一),广东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基地主任,教授。李燕燕(1986一),深圳大学道德文化研究所研究生。·34·现于经济道德、文化道德、政治道德等调节各个不有符合与违背道德必然性之分的,这样情况下的道同领域中的道德关系。由此可见,基本的道德原则德选择势必会造成必然与反必然的冲突,亦即善与与非基本的道德原则二者相互作用、辩证统一,有恶的冲突,最终也反映了不同性质的德行的对立。机地构成了道德原则的系统。选择前者就是选择了道德的行为,亦即选择善的行2.道德规范为;选择后者就是选择了不道德的行为,亦即恶的道德规范是道德主体在道德生活中调节个人与行为。当

6、然无论前者亦或是后者都可能会出现两他人、个人与社会利益关系,判断是非、善恶的具体种或两种以上的可能性,而这同一性质的德行之间的标准和要求。道德规范不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自的矛盾反映了不同价值准则之间的冲突。在善恶发产物,也不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消极反映,而是人冲突或不同价值准则之间作出何种道德选择是由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人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的一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力所决定的。所以,作出正确的种本质的认识和反映。道德规范主要是从“应当”道德选择必须将客观环境与主观能力统一综合考与“不应当”的层面来调节道德主体的行为和道德量与权衡。关系的,由此可以将其分为义务性道德规范和禁止2.道德外

7、化性道德规范,前者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如:我国社道德外化是指道德主体基于一定的道德需要,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的“爱祖国、爱人民、爱劳自觉地将其所作出的道德选择践行于道德生活,并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去做一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利害影响的一种实然性活动。个好公民;后者告诉人们“不应当如何”,如:“禁止而自觉性与自主性是道德外化的的必要条件。首黄、赌、毒”、“禁止偷盗”等这些都是告诉人们不应先,道德主体是具有道德认识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当做的事。的人,这就决定了道德外化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的3.道德范畴支配下进行的,道德主体对道德外化的结果及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