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2402631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04
《三重道德与四种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三重道德”与“四种境界”“中国哲学,从它那个通孔所发展出来的主要课题是生命,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的学问。它是以生命为它的对象,主要的用心在于如何来调节我们的生命,来运转我们的生命、安顿我们的生命。这就不同于希腊那些自然哲学家,他们的对象是自然,是以自然界作为主要课题。”(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中国哲学之特殊性问题》)不仅新儒家这样说,而且其他学派也差不多这样说,起码是不反对这样说。因为,传统的儒、道、释三家学问确实大体如此。这里,说的是“主要课题”,并未否认其他课题,如社会的学问、政治的学问。两千多年来,学者们的求索呕心沥血,论
2、著汗牛充栋。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学者们在阐述关于人生哲学问题时,又着重在“明德”。我们以两位现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例证,窥一斑而见全豹。上世纪末叶,马王堆帛书与郭店竹简先后出土,震撼学术界。有关专家纷纷投入到研究之中,其中庞朴先生撰写、发表了多篇论文,产生广泛影响。我们主要关注的是收入《文化一隅》一书中的《三重道德》《三重道德论》。庞朴先生认为,楚简中《六德》一篇是讲人伦道德的。“生民斯必有夫妇、父子、君臣”。无论何人,必然处于这三伦中的某一个位置,总共是“六位”。各位生民都有其相应的职责,称为“六职”:“有率人者,
3、有从人者;有使人者,有事人者;有教者、有受者。此六职也。”有了职责,又必然会有相关的规范或标准,那便是“六德”:“圣智也,仁义也,忠信也。”楚简明确说,义是君德,忠是臣德,智是夫德,信是妇德,圣是父德,仁是子德。学者们公认《六德》是思孟学派的著作,那么在讲人伦道德时为什么不用早已被先人说过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柔呢?庞朴先生认为,根据“天降大常,以理人伦”“……是故君子慎六位以祀天常”(楚简:《成之闻之》),“六德”便不能也不会只是特殊性的、只适用于家庭范围内的琐德细行,而必定是更一般的,是天道的直接延伸和显现,即圣智仁义之类
4、。应该说,此种解释一般读者是不大好理解的。事实上,庞朴先生也认为《六德》中位、职、德的搭配“显得不那么通顺”。我们只好说思孟学派企图在理论上有所发展,但还不完整,不成熟。楚简的另一篇重要文献是《五行》,与马王堆帛书《五行》大同小异。《五行》第一章开宗明义,曰:“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德之行。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所谓“形于
5、内”和“不形于内”,乃就天道而言。天道只有被人觉悟,才能成形于人心之中;如果未被人觉悟,没能在人心中成形,只是被仿效于行为之中,那就是“不形于内”。形于内的“德”有五种:仁、义、礼、智、圣。其中,仁、义、礼、智可能虽没有形于内,却在实践中有所体现,那就只能称为“行”,而不是“德之行”。“四行”总括起来称为“善”,而善是“人道”,还不是“天道”的“德”。据此,庞朴先生认为早期儒家已经规定了“四行”乃为人之道,也就是人的社会道德,即社会人的行为规范或准则。“圣”不同于仁、义、礼、智,它只能形于内而成圣德,不能不形于内而有圣行。所谓“五行
6、”,是指仁、义、礼、智、圣均形于内的“德之行”。“五行”和“四行”虽只一字之差,但却有着根本的不同。二者的具体德目多所一致,但内涵和境界大不一样。简单地说,“四行”对天道还没有觉悟,不形于内;“五行”则对天道已经觉悟,形于内。也就是说,二者对天道的觉悟程度有本质的差别。如果,人了悟其所在社会不过是天地间的一点和一瞬,洞悉社会所谓善行不过是天道体现于一地与一时,觉解自己虽一粟于天地,却可备万物于我心,那么,此人遂能超出其所在的社会乃至一切社会,而“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以,庞
7、朴先生说“五行”是天地道德。总之,庞朴先生认为,人首先是一个感性的自然存在,是家庭的一分子,然后是一个理性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的一分子,更后或同时是一个悟性的精神存在,是宇宙的一分子,一体而三位,三位而一体。与此相应,便有三套职责,包括有关的义务和权利,作为各个位置的使命。从而,也就会有三重道德,即人伦道德、社会道德、天地道德,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境界。早期儒家已经认识到,作为自然人和家庭一分子,应该有“六德”;作为社会人,应该有“四行”;而作为精神存在或宇宙人,还应该修习天道之“五行”,以求达到“赞天地之化育
8、”“与天地参”的境界。与“三重道德”论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四种境界”论。冯友兰先生研究关于生命的学问,融会贯通传统的儒、道、释三家学说及西方一些哲学思想,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写就并出版了《新原人》一书,提出“四种境界”论,给后人以深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