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

ID:41152610

大小:214.8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17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_第1页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_第2页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_第3页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_第4页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1)[摘要]奥地利宗教家、哲学家布伯在我与你!一书中认为人生与世界具有两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可以用∀我它#公式称谓前者,用∀我你#公式称谓后者。布伯的思想蕴涵着很深刻的意义,即以万物为认识对象和征服对象的活动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人生的最高意义不在于人己分立、物我隔离的∀主客关系#式,而在于对民胞物与、万物一体关系的领悟。布伯的见解对于片面地陶

2、醉于主体认识客体和征服客体的我国思想文化界来说,应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人生;世界;两重性;布伯[中图分类号]B5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420(2002)03002806了很多解释,他的解释很精细也很晦涩,甚至有很一多神秘之处,以致有人称他为神秘主义者,但我认为他的解释和思想仍包含有不少清晰可见、发人当前,不少人都在哀叹所谓∀人文精神#的丧深思之处,我宁愿称他为诗人哲学家。失。在大学里,这种哀叹的表现方式之一便是不布伯所谓∀我它#的范畴实指一种把世界万

3、满意重理轻文的学风。其实,这里涉及一个很重物(包括人在内)当做使用对象的态度,所谓∀我要的人生哲学问题。你#实指一种把他人他物看做具有与自己同样独人所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正如奥地利宗教家、立自由的主体性的态度,这是一种以仁爱相待、互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Buber,18781965为主体的态度,借用中国哲学的语言来说,乃是一年)所说,具有双重性: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种∀民胞物与#的态度。不过,布伯是一个宗教家,(theworldtobeused),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他把∀我你#的关系看

4、做是人与上帝的关系的体界#(theworldtobemet)。这种双重性既贯穿于现。布伯认为,人与上帝的关系乃是人性中最根整个世界之中,也贯穿于每一个人之中,贯穿于每本的东西,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却基本上不承认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与活动之中。布伯用∀我它#这种关系,因此,要恢复人性,就要承认这种关系(IIt)的公式称谓前者,用∀我你#(IThou)在人生中的首要地位。布伯的宗教思想蕴涵着一的公式称谓后者。布伯站在宗教的立场对二者做个很重要的、可供我们吸取的观点:人不能把世界[收稿日期]200109

5、12[作者简介]张世英(1921-),湖北武汉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及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282002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万物只看做是可供自己使用的对象,更重要的是,时空中某时某地的人和一般的某物一样受他物的人应该以仁爱的态度、以∀民胞物与#的态度对待限制和制约,是被决定的,是许多物中之一物。这世界万物。中国思想界当前所发出的所谓人文精里的∀你#则不是指人之受他物限制和处于因果链[1](P4-9)神丧失的哀叹,我以为实际上是对那种把一切都条中和运数的漩涡中的方面,而是

6、指人之[1](P51)归结为使用对象的人生态度的批评。强调人文精能做出自我决定的自由意志的方面。人的神,乃是要求人们以仁爱的态度或∀民胞物与#的这一方面(∀我你#关系中之∀你#)归根结底是上态度对待自然和对待他人。大学里重理轻文的现帝,是人的神性,犹太人就是以∀你#来称呼上帝象不过是片面地重实用或者说片面地把万物归结的。布伯认为,只有这一方面才是∀真实生命的摇[1](P9)为使用对象的人生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一种表现。篮#。那种把∀你#当做物一样来看待,把∀你#用布伯的宗教语言来说,人文精神的丧失乃是把当做

7、欲望对象或期望目标来看待,一句话,把∀你#∀我它#放在首位,把一切都看成是物或对象,恢当做手段的人,是不能与∀你#∀相遇#的。只有通复人文精神就是要把颠倒了事情再颠倒过来,把过∀仁爱#、∀仁慈#(Grace),我和∀你#才能∀相遇#。∀我你#的关系放回首位,也就是不要再把他人布伯的所谓∀相遇#,我把它理解为与人的灵魂深他物看做是单纯的对象或物,而要首先把它们看处直接见面。只有通过∀仁慈#,通过∀民胞物与#做是和自己一样具有主体性的东西。的精神,才能与人的灵魂深处直接见面。一个只把别人当做利用的对象和手

8、段的人,不可能与别二人在灵魂深处直接见面,也就是说,不可能与别人∀相遇#。∀相遇#是赤诚相见,所以布伯特别强调半个世纪以来,我们所广为宣传的哲学观点∀我你#关系的∀直接性#,也就是说,在我与你之主要是要求主体如何认识客体、利用客体、征服客间不掺杂任何具有意图和目的之类的中介。与此体,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这种哲学观点的要害相反,∀我它#的范畴则是以∀它#为我所图谋的就是把世界万物当做对象认识的对象和征服手段,是∀间接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