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案《收集东收集西》中一班

绘本教案《收集东收集西》中一班

ID:41148681

大小:3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7

绘本教案《收集东收集西》中一班_第1页
绘本教案《收集东收集西》中一班_第2页
绘本教案《收集东收集西》中一班_第3页
资源描述:

《绘本教案《收集东收集西》中一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绘本图书《收集东·收集西》--中班●活动目标1.欣赏故事《收集东·收集西》,理解“收集”的含义,感受收集之中蕴涵的美好情感。2.尝试在图的观察和文字的聆听中解读文本中的构图、语言模式,积累读图解图的阅读能力和经验。3.体验绘本阅读活动中参与阅读的快乐,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1.绘本图书《收集东·收集西》,PPT2.图文结合的框架图,以文字形式出示的完整的诗,画有盒子的A4纸每人一份。3..教师将自己收集的物品及物品收集背后的故事进行整理,必要时呈现给孩子。●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你们知道“收集”是什么意思吗?(幼

2、儿自由回答)老师这儿有一个老师上学时候的盒子,请大家来猜猜我以前的盒子里有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给孩子充分说的机会.之后展示和说明盒子里的物品及把这些物品放在盒子里的原因.)2分钟教师小结:这么多的物品是因为我以前很喜欢它们,所以把它们放在一起很小心的收藏起来。那你有没有喜欢的东西呢?假如给你一个盒子你想收集什么?(给孩子自由探讨和充分表达的机会。)2分钟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本有关收集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收集了些什么?引出绘本故事《收集东收集西》二、活动过程1.共同阅读,《收集东•收集西》。封面的观察和猜想师:你看到了什么

3、?真奇怪,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和两只手画在一起呢?幼:手、五角星、月亮、地球、叶子、纽扣、字(即故事的题目)......是用手拿起来的......手收东西的......师:(揭示主题)故事题目就叫《收集东•收集西》——这些东西都是用手“收集”来的。谁会喜欢收集五角星呢?谁会喜欢收集小石头?谁又会喜欢收集月亮?收集月亮该怎么收集呀?(幼:我、我喜欢、我也喜欢......)师:真想知道这本书里到底是谁收集了些什么东西呢!我们来看看吧——1分钟效果与分析封面里,掩埋着故事的重要线索:有时候是故事的角色,有时候是故事的背景,有时候隐喻了

4、故事的主题……当老师的提示和等待促动了孩子的观察时,调动的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意义上关于听故事的热忱,更悄悄启动了孩子“猜猜看”后认识和印证的愿望;同时,也培养和积累了关于图画书阅读过程中对于“封面”等多种信息捕捉和解读的意识和能力。在你一言、他一语的观察表达和倾听补充的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集体中不同生活经验的个体的观察、理解、表达的共享和推动。在这种充分的观察和积极的猜想中,孩子们由对一个不熟悉的绘本故事“贸然前往”的观察欣赏,演变成“有备而来”的积极期待。2.故事中的倾听、观察和理解(1)扉页师:故事开始了,收集东,收集西—

5、—师:收集,就是把一些东西放在一起,非常爱惜地保存起来。(2)P2~3师:收集东、收集西,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我喜欢收集娃娃衣。(3)P4~5师:奶奶喜欢收集——幼:拖鞋师:奶奶喜欢收集木屐。(4)P6~7师:清洁工伯伯收集很多很多垃圾。为什么清洁工伯伯喜欢收集垃圾呢?(5)P8~9师:树上的乌鸦收集了一堆怪东西。(6)P1O~11师:我问隔壁的圆圆: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圆圆问我:蓝色算不算是东西?师:还记得“我”喜欢什么东西呢? (指着第二页出现过的人物形象“我”)——幼:他喜欢收集娃娃衣。效果与分析因为对绘本前页中“我”的

6、印象并不深刻,孩子们把“蓝色的东西”认为是“他们”收集的;而当老师重新提及关于“我”的收集时,孩子们立刻就从画面的安排确认找出了真正的“收集者”。这种打断和提醒,促动孩子带着已有的画面文字信息进入新画面阅读理解的意识。(7)Pl2~13师:秋天喜欢收集落叶。(8)P14~15师:月亮喜欢收集星星。(9)Pl6~17师:海边收集了很多石头。(10)P18~19师:(点头)天空喜欢收集云。(11)P20~21师:小溪喜欢收集雨滴。 效果与分析随着对文本的熟悉和了解,孩子们已经在绘本的阅读中找到了一种文字表达模式,并在渐渐进入图的观

7、察和语言表达的同步解读中,尝试探索和确定文本“意义”所在。在这里,老师故意不讲述的“停顿”和“等待”,隐含着对孩子观察表达的暗示和鼓励;继而,老师后继的文本讲述又自然包含了对孩子讲述的肯定和修正,引导孩子向绘本的“文”、“图”欣赏中迈进。(12)P22教师翻到相应页码后停顿,不言。师:我问妈妈,你喜欢收集什么东西?妈妈说,我收集的都是你的东西啊!(B)合上同时展现封面和封底师:(指着封底上画的盒子)盒子画在这里干嘛的?师:是呀,收集来的东西要放在哪里呢?当然要找个东西放一下呀!效果与分析很多绘本的封底和封面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

8、的联系。然而,若无提醒,孩子可能更容易把它看成一个单独的片段,因而与其中隐藏的意趣擦身而过。一旦,这种提醒开启了孩子观察阅读时“有意识捕捉”的行为,则会更大地促进孩子阅读的积极性并获得阅读的成就感。而绘本中有关“封面”和“封底”之间的阅读经验,将在日后的阅读中延展下去。3.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