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

ID:41120984

大小:20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6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_第1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_第2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_第3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_第4页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湘潭县2012年度教育教学论文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学科:中学物理作者:张赞湘联系电话:13975280119任教学校:湘潭江声实验学校5论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层教学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以来,分层教学日益成为教师积极探索的一个领域。本文阐述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关键词:物理教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人的发展。然而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遗传、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个人的发展存在着差异。教学中要承认

2、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差异,坚决贯彻现代的教育理念:“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获得有差异的成就”。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发展相适应,使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前进。一、分层教学的涵义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几乎所有的小学生都进入了初中。然而初中的课程明显增多,很多学生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学习成绩有很大的滑坡,原因就是在学习任务加重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智能差异明显地显现出来了。而长期以来,初中物理教学由于

3、受班级授课制的束缚,教师从备课、授课、作业、考查到评价,不能顾及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各类学生的智能差异,采用“一刀切”、“齐步走”的方法进行教学,结果优秀生营养不良,中等生吸收不良,学困生消化不良。分层教学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各展其能,各扬其长,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从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各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

4、层次的作业,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和评价,使各类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大的进步。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5因材施教是分层教学的核心。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就是在共同的教育目标下,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特点,因势利导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分层教学就是依据这一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差异,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面向多数前提下照顾少数,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三、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1.了解差异,划分

5、层次划分层次是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教师对所任班级学生通过询问、调查、测试、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智能、心理、在校表现、物理成绩、平时表现等,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分类归层,把学生分为“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这个分类只要老师做到心中有数就行了,不要在班级上公布分层的名单,并按照合理搭配的方法分好物理学习小组,这样便于组织优秀生、中等生辅导学困生,方便教师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他们

6、的表现,使各类学生在和谐平等友好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2.确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能准确把握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较好地解决“营养不良”与“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的矛盾。根据样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改变过去的“一刀切、齐步走”的做法,制定全体学生的共同目标,再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的几个目标,对学困生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允许他们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高,增加教学难度

7、,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例如:对于浮力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要求学困生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和浮力的方向,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对于中等生要求通过实验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对于优秀生要求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物理计算。3、课堂教学的分层分层教学中最重要最难的环节就是课堂教学。同一节课保证既有面向全体的“整合”环节,又有兼顾优秀生、学困生的“分层”环节,做到“分层”而不散,5“整合”而不死。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优秀生足够的发挥空间,

8、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中等生,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点拨与启发,鼓励其挖掘更深的知识;对于学困生,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课程知识,做重点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对于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有侧重面,要实现分层提问。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这个问题应留给学困生来回答;“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增大摩擦力?”这个问题可指定中等生来回答;“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为什么要匀速拉动木块?”这个问题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