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

ID:41109608

大小:21.87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8-16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1页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2页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3页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4页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北邮过程控制实验报告(DOC)  过程控制实验报告  学院:  自动化学院    专业:  自动化专业  班级:  20XX211411  姓名:  韩思宇  学号:  102120XX  指导老师:  李忠明    实验一单容过程的数学模型建立与控制  a)单容水箱液位数学模型一、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的设备装置以及管路构成。  2、熟悉仪表装置,如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执行单元等。3、了解液位容积特性,熟悉实验法建模的具体方法。  二、实验设备  1、实验设备:A1000对象系统(1)泵  (2)水泵调速器:工作电源24VAC,控制信号2-10VDC(3)

2、液位变送器:量程为0-100,输出信号4-20mA。2、系统组成  液位容积特性测量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系统组成图  三、实验步骤  1、QV112全开,QV116打开45度左右,其余阀门关闭。  2、将LT101连到AI0输入端,AO0输出端连到U101(手动输出)。3、工艺对象上电,控制系统上电,启动U101(P101)。  4、启动组态软件,选择“单容液位PID控制”。设定U101控制20~30%,等待系统稳定。液位和流量稳定在某个值。液面不能太低,否则不算稳定。5、设定U101控制增加2~5%,记录水位随时间的数据,到新的稳定点或接近稳定。如果阶

3、跃太大,可能导致溢出。  6、抓图,若液位太低或者溢出,可以修改QV116开度,重复4和6步。7、将系统输出设定值置为0,关闭系统,分析数据  四、实验结果与思考  设定U101控制增加2%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图如图2所示。  图2U101控制增加2%的阶跃响应曲线图  求解传递函数G(S)=K/(TcS+1)参数  控制量从30%上升到35%,液位从50%上升到%。Tc=100s。  K=/(35-30)=。综上,可得Tc=100s,K=7。  b)单容液位PID控制一、实验目的  1、了解PID控制特点,掌握PID的调节规律;通过实验学习PID参数的整定方

4、法。2、分别用P,PI,PD,PID控制整定出最佳的比例度、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  二、实验设备  1、实验设备:A1000对象系统水泵U102(P102)  水泵调速器:工作电源24VAC,控制信号2-10VDC液位传感器:量程为0-100%,输出信号4-20mA。2、系统组成  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流程图  三、实验步骤  1、打开手阀QV112,调节QV116开度,其余阀门关闭。  2、在控制系统上,将水箱液位LT101输出连接到AI0,电动调速器U101控制端连到AO0。  3、打开设备电源。  4、启

5、动计算机组态软件,进入实验项目界面。启动调节器,设置各项参数。启动右边水泵U101(P101)和调速器。  5、系统稳定后可将调节器的手动控制切换到自动控制  6、设置比例参数。观察计算机显示屏上的曲线,待被调参数基本稳定于给定值后,可以开始加干扰实验。  7、待系统稳定后,对系统加扰动信号。记录曲线在经过几次波动稳定下来后。  系统有稳态误差,并记录余差大小。  8、减小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9、增大P重复步骤6,观察过渡过程曲线,并记录余差大小。10、选择合适的P,可以得到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改变设定值(如设定值50%变为60%

6、),同样可以得到一条过渡过程曲线。  11、在比例调节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积分作用,即在界面上设置I参数不是特别大的数。固定比例P值为中等大小,改变PI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值Ti,然后观察加阶跃扰动后被调量的输出波形,并记录不同Ti值时的超调量σ%。  12、固定Ti于某一中间值,然后改变P的大小,观察加扰动后被调量输出的动态波形,据此列表记录不同值Ti下的超调量σ%。  13、选择合适的P和Ti值,使系统对阶跃输入扰动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此曲线可通过改变设定值来获得。14、在PI调节器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再引入适量的微分作用,在把软件界面上设置

7、Td参数,然后加上与前面调节时幅值完全相等的扰动,记录系统被控制量响应的动态曲线。15、选择合适的P、Ti和Td,使系统的输出响应为一条较满意的过渡过程曲线。16、将系统输出设定值置为0,关闭系统。  四、实验结果与思考  1、当P=4时,加扰动后,系统响应曲线图  2、减小P,当P=3时,加扰动后系统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3、增大P,当P=5时,加扰动后系统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4、加入积分作用,当Ti=10时,加扰动后系统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5、加入积分作用,当Ti=15时,加扰动后系统响应曲线如图所示。  6、加入积分作用,当Ti=时,加扰动后系统响应

8、曲线如图所示。  7、加入微分作用,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