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

ID:41095678

大小:29.32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8-16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_第1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_第2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_第3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_第4页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知识要点名词解释: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它是国家在劳动立法中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和在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紧密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2、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一句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是由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服务法律关系等附随法律关系构成的法律关系体系。3、劳动行政法律关系:劳动行政主体和劳动行政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劳动法律关系而依据有关劳动行政法规而形成的权力(或权利)义务关系。4、劳动服务法律关系:劳动服务主体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服务过程中依据相关的劳动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

2、规范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5、法的三要素:概念、规则、原则6、法律规则的结构要素: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7、劳动法的地位:它是我国整个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8、劳务派遣合同: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和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将派遣劳动者派遣至劳务派遣接受单位(工作单位)。9、非全日制劳动合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积不超过24小时的特殊形式的劳动合同。10、集体谈判:劳动者通过自己的组织或代表与相应的雇主、雇主组织或者其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

3、行为。11、..集体合同:团体协议或团体合同。是个别或多数雇主或雇主团体与代表工人的团体或者由工人依照国家法令选举并授权的代表缔结的关于规定工作条件及雇佣条件的书面契约。1、劳动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我国境内的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一种劳动保护制度。2、劳动争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所生之争议及用人单位或用人单位团体与工会之间围绕权利、义务以及相关利益所生的争议。3、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其他劳动法主体,违反劳动法规定所应承担的否定性的法律后果。辨析说明:4、劳动法与

4、其他部门法之间的区别:A、民法:调整对象不同;调整主体不同;调整的原则不同B、行政法:调整对象不同;调整主体不同;法律关系的产生根据不同C、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同;目的不同5、劳动合同制度与劳务合同的区别:主体不同:自然人/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内容不同:提供劳动的过程/必须有劳动成果地位不同:合同签订前是平等的,签订后具有一定的隶属性,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地位始终是平等的费用计算不同:按劳分配/遵循商品定价规则,即成本加合理的利润适用法律不同:适用劳动法/不适用劳动法..风险承担不同:用人单位承担/劳务风险自行承担1、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主体不同:劳动者

5、集体/单个的劳动者目的不同: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待遇和劳动标准/建立劳动关系内容不同:劳动条件、劳动标准、劳动待遇/劳动关系的各个方面形式不同:必须是书面形式/对不是书面形式的也加以保护生效方式不同: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查/签字盖章2、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及时处理原则、调解原则、三方原则3、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即未履行法定义务。简答:4、劳动法的作用:A、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B、合理组织社会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C、规范劳动市场,完善市场运行的法律保障体系D、维护和发展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安定

6、团结5、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主体的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的特点..劳动法律关系是围绕劳动者的保护和劳动力的使用展开的1、劳动合同A、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B、特征:劳动合同在主体上具有是固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合同主体在双方地位上具有从属性劳动合同时间上具有继续性2、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是法律认可的用人单位;只有年满十六岁的完全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的劳动者主体资格,对外

7、国劳动者加以限制,仅能建立一个全日制的劳动关系3、劳动合同的订立: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义务:用人单位的告知义务、劳动者的如实告知义务、用人单位滥用优势地位的禁止。合同的形式:必须为书面形式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的建立: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如已建立劳动关系,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应该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合同。4、劳动合同的效力:合意则合同成立并生效。..欺诈、胁迫、乘人之危,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而签订的合同无效。1、劳动合同的

8、解除或终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