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

ID:34047178

大小:153.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03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_第1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_第2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_第3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_第4页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期末重点绪论1.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的社会法属性P22.功能与价值:P4-P5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一章1.劳动法产生的社会背景P10(1)圈地运动:雇主和雇员形成前提(2)身份解放:实质平等的需求(3)工业革命:社会关系的转变(4)工业劳动社会化的法律调整——劳动法的产生2.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3.劳动关系:指劳动力所有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方提供劳动力另一方提供劳动报酬的社会关系。P134.劳动关系特点:P13-P14(1)人身性与财

2、产性的兼容:形式上的财产性,实质上的人身属性(2)从属性与平等性的兼容:形式上的平等性,实质上的从属性5.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P19-P22(1)劳动权平等原则:A在就业促进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则体现为平等就业、《劳动法》12条:“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B在劳动法基准法领域,劳动权平等原则体现为待遇均等(主要指同工同酬)C在劳动保护法领域,体现为劳动条件平等。(2)劳动自由原则A在劳动合同法领域,体现为契约自由、《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B在集体合同法领域,体现为结社自由与团体自由C在劳动

3、保护法领域,体现为禁止强迫劳动(3)倾斜保护原则(劳动法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包括:一是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倾斜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在一般劳动者与特殊劳动者之间,倾斜保护特殊劳动者的权益。A在劳动合同法中,体现为解雇保护B在劳动基准法中,体现为基准法定C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体现为对于劳动者的救济保障(劳动争议冲裁免费制度、举证责任倒置、有限的一裁终局)6.劳动权的性质P23:属于人权,社会权,受益权,自由权,宪法基本权7.宪法中的劳动权:义务主体是国家P25劳动法中的劳动权:义务主体是用人单位P268.P30社会法法域学说9.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P31-P32(1)一方

4、面劳动法源自传统民法。A劳动法中的制度设置源自传统民法中的债法B作为劳动法的调整对象的劳动关系源自于传统民法调整对象的雇佣关系(2)另一方面,劳动法又超越了传统民法A传统民法以形式平等为价值追求,而劳动法则以实质平等为价值追求。B调整对象不同,传统民法的调整对象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则是形式上平等的财产关系而实质上从属的人身关系C传统民法对民事关系的调整主要采取自治的调整模式,而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模式具有自治与强制的兼容性10.劳动法的渊源:P34(1)制定法:A宪法、B法律:劳动基本法、劳动单行法、其他法律中有关劳动法律规范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5、E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司法解释(3)出制定法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4)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1劳动法分非正式渊源:P37(1)《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的关于劳动争议案件的指导案例(2)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3)集体合同第二章1.英国1802年的《学徒健康和道德法》标志着劳动法的诞生2.1894年新西兰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最低工资法3.1871年英国公布了《工会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现代工会法4.1994年7月5日通过了《劳动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劳动法典,具有里程碑

6、意义。5.国际劳工公约的效力,概括来说就是约束国家,但不直接赋予公民权利。第三章1.劳动关系法律:是指劳动关系的参加者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形成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2.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联系与区别(可能考简答必须全部背)P53(1)联系:A、没有劳动关系就没有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建立在劳动关系的基础之上,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B、劳动法律关系对劳动关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2)区别:A、前提条件不同:劳动关系的形成条件以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力为前提;劳动法律关系以调整这一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B、内容不同: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运用为内容;劳动法律关系以当事人之

7、间特定的权利与义务为内容。C、性质不同:劳动关系是一种物质社会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范畴;劳动法律关系是一种意志社会关系,属于上层建筑范畴。3.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法上的法律关系劳动法上的法律关系包括:劳动法律关系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法律关系。4.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P58(即:劳动法律事实引起劳动法律关系运行)劳动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指劳动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续延、变更、中止和消灭的各种客观情况)(1)行为: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