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76641
大小:1.03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8-15
《高中化学《铁的重要化合物》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铁的重要化合物第三章第2节???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3.重点、难点及其确立依据《金属及其化合物》这一章是高中教学的重点之一,它包括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以及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三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的知识既可以为已学过的必修1第一章的《从实验学化学》,第二章的《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知识补充感性认识,又可以为必修2介绍《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
2、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条件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第三章第二节中“铁的重要化合物”也很重要。通过实验探究学习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的性质、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以及铁盐和亚铁盐的转化。这些知识又为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知识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这样编排,一是突出了化学教学以实验探究为教学手段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二是符合高一学生认识事物,接受知识的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无疑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铁的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②掌握铁的氢
3、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③掌握Fe2+、Fe3+的检验。④通过问题探究、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学习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2)过程与方法:在“提出问题→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体验科学研究过程,掌握对比学习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与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反思的习惯。发扬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分享实验探究成功后的喜悦之情,从而激发学习兴趣。3.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其确立依据:铁的重
4、要化合物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而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其化学性质、制备方法等,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铁的氢氧化物的制备和性质,Fe3+的氧化性及Fe2+和Fe3+之间的转化。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脉络比较零散,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的学习方法。他们独立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用刚学完的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对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会有一定的困难,需通过老师慢慢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我认为这节课的难点就是对Fe2+和Fe3+之间的相互转化。二、教材处理:新教材的理念是让学生
5、尽量运用已有知识进行理论推测,然后进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让学生从生产、生活或实验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思考与交流,进行理论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来获取知识。因此我将课本上实验3-9、实验3-10、科学探究的实验全部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同时,为了体现学习的整体性,我把这三个实验放到一起进行,得出结论后,再进行归纳总结。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法:实验探究、问题探究式教学法、讨论法;学法:实验法、对比法;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四、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导入趣
6、味实验导入观察、思考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铁的氧化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思考交流、完成表格阅读、思考、归纳、填表培养阅读、归纳、推理能力铁的氢氧化物Fe3+的检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用实验验证,从而得出结论提出实验方案及预测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思考、讨论、互评、作出结论促进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逐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Fe3+和Fe2+的转化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记录实验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进行实验操作,
7、观察、思考、讨论互评,作出结论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点评归纳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思考、归纳、形成动态知识网促进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解决课首问题出示课首问题并要求写出其离子方程式踊跃回答动笔书写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练习展示练习审题、答题、评议促使学生自主培养审题、解题能力和答题能力布置作业展示作业记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五、板书设计:1、铁的氧化物2、铁盐和亚铁盐(1)Fe3+的检验(2)Fe3+和Fe2+的转化(三)铁的重要化合物还原剂氧化剂Fe3+Fe2+(3)铁
8、的氢氧化物六.教学评价:该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能力。通过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内驱力。通过“大胆推测→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主线学习了对知识加工和编码的方法,有利于知识的意义建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好地培养了合作与交流的能力。通过讨论和生生互评活动,充分暴露了思维过程,使问题解决教学形象、生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