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72986
大小:4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5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 (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基本信息名称《骆驼祥子》执教者王艳红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教材分析《骆驼祥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名著导读中介绍的第二本,讲述的是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这是老舍先生写的一本长篇小说。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学情分析初中学生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大大提高,具备了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但受年龄和阅历的影响对人生缺乏思考。他们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看小说,但对待长篇小说就比较没有耐心去读,而且读完了也不求甚解。另外他们的欣赏阅读能力和一些读书方法能够运用,但在交
2、流上还有所欠缺,需要加强交流指导。所以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及能力上,懂得概括故事情节,懂得分析人物,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同时发挥初中爱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利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课外对精彩片段点评批注,在课上交流,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更长足的发展。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的作者和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检查阅读情况,交流课外阅读心得,探究作品写作艺术。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进行精彩描写的朗读和点评交流。学生合作探究问题以及进行讨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小说,初读感受人物形象,激起对祥子悲剧命运的同情
3、,加深对当时黑暗现实社会的认识;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和出路。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生通过对片段精读的交流探究写法。难点归纳推断出祥子悲剧的原因及意义作为难点。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主要内容,感知人物形象。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片段,并在旁边写批注。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各组总结一个精彩片段赏析。在学生阅读完原著,并分组对精彩片
4、段做好记录和赏析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做文本总结,分析人物形象、文本主题和写作艺术。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教师导入二、了解作者三、理解文题四、人物形象的分析2012年10月11日,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举国振奋。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奖,其实曾经有一位中国作家和诺贝尔文学奖近在咫尺,却又擦肩而过。据说,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原是要授予这位中国文豪,后经查此人已经去世。这位中国文豪就是老舍,老舍的魅力究竟在哪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1、初一的时候我们学过老舍的作品《济南的冬天》,对老舍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了解到的作者情况。2
5、、教师做人物介绍总结。1、《骆驼祥子》作品的主人公祥子为了谋生路来到城市中发展,他的主要经历是拉车,为什么小说题目是“骆驼祥子”而不是“车夫祥子”?2教师明确两方面的答案并,播放视频,回忆得到骆驼和卖骆驼的情节情节。1、这部小说里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请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来说一说。2、教师引导:祥子都经历了哪些事情?重点梳理祥子的人物形象。(三起三落)3、祥子的人物形象就是在这三起三落中一步一步的丰满起来,哪位同学可以对祥子做一个总体评价?学生根据预习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回答学生回忆文本内容,思考并回答。学生说出有关人物,联系故事情节谈谈对人物认识,进入文本,调动兴趣。让学生思考老舍有关知识,激发兴趣
6、,引入本课教学。学生介绍收集的资料,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回忆作品情节,理解作品文题。学生谈故事情节,初步了解人物的经历。让学生深入思考,更进一步了解主人公。五、理解主题六、探究写作特色教师明确小说背景:20-30年代正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最混论的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不断的争权夺势的混战,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横行,使得中国农村迅速走向破产。而成批破产的农民,为了谋生路便纷纷涌入城市,祥子就是这些涌入城市的破产农民中的一个典型。教师明确:1、经过提炼了的北京口语,其特点是通俗平易、大众化,充满京腔京韵。2、作品善用修辞手法和细致的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以及细腻的心理描写。1、学生思考祥
7、子前后的变化是由什么造成的,在他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有谁阻碍或影响了他。2、结合作品第二十四章,理解除了社会,“个人主义”也是祥子走向堕落的原因。学生在课下阅读时选定好精彩片段,并在课上朗读及分析,体会文章写作艺术。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思考,进一步领悟作品主题。同时明确阅读一部作品时要结合时代背景,阅读一部作品,了解一个时代。通过对典型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两方面内容的赏析,朗诵和点评相结合,探究写作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