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

ID:41059082

大小:6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5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_第1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_第2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_第3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_第4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语文北师大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离骚》(节选)教学设计本课时编写:甘肃省金塔县中学常宝华教材分析:《离骚》(节选)编排在北师大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该单元主题为“梦想与追求”,在此主题统摄下,单元选入《论语·侍座篇》、中国现当代诗歌2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以及屈原《离骚》(节选)。在该单元中,《离骚》(节选)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方面,以屈原的作品为代表的楚辞是继北方黄河流域出现《诗经》之后,在南方长江流域出现的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新诗体,一直被看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浪漫主义一支的源头,从文学史的角度看绕不过去;另一方面,从作品的内容看,《离骚》是一首规模宏

2、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这正好切合单元“梦想与追求”的主题。然而,作为古代以地方语言组织起来的诗歌,《离骚》一诗中生僻字多,生难词多,加上诗人写作中委婉的修辞,大量意象的运用,理解诗句含义的难度极大。我们发现,不论是北师大版还是人教版,教材编选者都对节选部分做了大量

3、注释,并几乎为每一句提供了翻译。也就是说,如果脱离了编选者所给出的注译,不依靠有关教辅,师生对这首诗的学习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能读,这已经是学习该诗的一个成就,能顺畅准确地读,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成就,而能在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部分意象内涵,把握诗人的意图,这真是一个非常大的成就了。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屈原及其作品《离骚》的相关知识和常识;2.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3.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教学重难点:1.比兴的写法;2.“香草美人”的意象体系;3.屈原的精神与理想在诗中的体现。课前准备:1.要求学生对照

4、文下注释,并借助相关教辅、工具书认真完成《离骚》节选部分的批注,批注首先应注准生僻字的读音,其次注准生难字词的意义,有能力的,可参考文下注释尝试翻译;2.要求学生浏览《史记·屈贾列传》,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太史公对其的评价;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尤其强调应准备朗读范本。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从语文教材文学史编排角度,可由古典诗歌两大源头知识导入;2.也可由有关屈原的诗文对联、古今人物对屈原的评语导入;3.还可以从端阳节的由来导入。【设计意图】导入设计的两大功能,一是创设情境,二是激趣。二、作家作品信息要点:关于屈原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末期

5、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所以在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民间有粽子、赛龙舟的习俗。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沙士比亚、意大利单丁)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2.屈原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渔父》《招魂》等,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3.风骚。屈原是中国

6、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汉代以来,屈原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日渐崇高,影响愈加深远。五千年中华文明史少不了屈原,灿烂的中国文学史少不了屈原。屈原的伟大,一是他矢志不移的爱国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

7、污的高风亮节。二是他用毕生心血写成的20多首诗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关于楚辞1.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2.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3.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

8、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解题《离骚》代表了“楚辞”的最高成就。它不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