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

ID:39955591

大小:19.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6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_第1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_第2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_第3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_第4页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离骚》(节选)(北师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离骚》(节选)皖智中学瞿静静◆教材分析《离骚》是一首规模宏伟的政治抒情长诗,全诗373句2400余字,既具有诗人自传的性质,又具有某些幻想性的浪漫主义成分,整首诗歌感情回环激荡,撼人心魄。课文节选了长诗的第一节,内容主要是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渝的高尚情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掌握《离骚》的相关常识;3、理解《离骚》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浪漫主义表现手

2、法把握《离骚》的内容和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并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难点体会【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赏析重要语句;2、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教学难点】1、对骚体诗的掌握和理解;2、揣摩语言,对屈原复杂情感的理解。◆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屈原和楚辞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两句名言可谓脍炙人口,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出自哪吗?它出自屈原的《离骚》。今天就

3、让我们在阅读《离骚》的过程中具体去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

4、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离骚体"。3“离骚”的含义: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离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三、感知理解课文: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第二步,诵读——让学生口顺。指导学

5、生朗读,注意情感和节奏,逐步积淀语感。第三步,解难、疏通。这首诗古奥难懂,应当先扫除语言文字障碍,然后再欣赏诗句。课文注释较为详细,而且句句有翻译,这对学生读懂诗作是一大帮助。但学生在自习中会遇到不少困难,可以提出讨论,老师作一些点拨。四、精读课文,深入感悟:①重要词语(投影)。苗裔(yì):后代子孙孟陬(zōu):正月揆(kuí)揣度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搴(qiān):攀、折阰(pí):山坡、岭上骐骥(qíjì)骏马申椒(jiāo)申地产的椒蕙茝(chǎi)香草名昌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捷径:比喻政治上

6、的邪道踵(zhǒng):脚后跟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羌(qiāng)楚辞中所特有的语气词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②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赐给辟:通“僻”,幽僻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向导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何桀、纣之昌被兮:被通“披”③词类活用。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④古今异义。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以为:“以之为”的省略/认为代序:依次替代/把与本书相关的文

7、章放在书前来代替序言的文章纯粹:美德,完美/1、不搀杂别的成分 2、副词,表示判断、结论的不容置疑捷径:邪出的小路/近路党人:结党营私的小人/同一个党派的人武:足迹/关于军事的⑤特殊句式。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我。”肇锡余以嘉名:介词结构后置五、课堂总结:节选部分,诗人自述身世、品质、政治理想以及自己的忠诚不为君王理解的苦闷之情,表现了屈原坚持“美政”、至死不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情感。(主旨把握)六、布置作业:掌握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略。二

8、、鉴赏课文:1、品味诗歌的艺术手法。(1)《离骚》中作者常以“香草”、“美物”来比喻自己、贤士和君王,并表达政治理想,这是《离骚》的一大艺术特色,这种方法叫做“移情法”,即不直接说出自己想说的话,而是把它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