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

ID:32174662

大小:85.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01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_第1页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_第2页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_第3页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_第4页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3(苏教版)2-3-1离骚(节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板块三殉道者之歌主题导读从茹毛饮血到快餐文化,人类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大地之时,总是有思想先驱把燃烧的心做为火炬,带领人们走出困境;路途上,总有许多平凡的人,以善良的心作为拐杖,帮助别人走完全程。如果我们能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就能够领略到他们的善良、高尚。在人生的道路上,人格的魅力将永放光芒。第1课时离骚(节选)研习梳理【字词梳理】1.正音苗裔()庚寅()孟陬()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朝搴阰之木兰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来吾道夫先路()汩余若将不及兮()辟芷()乘骐骥()()答案:裔yì,庚ɡ

2、ēnɡ寅yín,陬zōu,揆kuí,肇zhào,搴qiān阰pí,与yǔ,道dǎo,汩yù,芷zhǐ,骐qí骥jì。2.辨音时不我与()参与()答案:yǔ,yù。3.辨形驰()(chěnɡ)()情度理(kuí)()请(pìn)众目()()(kuí)伶()(pīnɡ)()取(shè)()婷(pīnɡ)威()(shè)()活(lǎn)联()(zhuì)钢()(lǎn)拾()(duō)橄()(lǎn)()学(chuò)()泣(chuò)答案:骋,聘,俜,娉;揆,睽;摄,慑;揽,缆,榄;缀,掇,辍,啜。【文言整理】1.通假字(1)肇锡余以嘉名(同)(2)来吾道夫

3、先路(同)(3)扈江离与辟芷兮(同)答案:(1)“赐”。(2)“导”。(3)“僻”。2.词类活用(1)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2)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答案:(1)名、字:名词作动词,取名、取字。(2)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3.特殊句式(1)恐年岁之不吾与()(2)肇锡余以嘉名()答案:(1)宾语前置句。(2)介宾结构后置句。4.古今异义(1)朕皇考曰伯庸古义: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2)纫秋兰以为佩古义:今义:认为。(3)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答案:(1)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2)“以之为”的省

4、略,把它作为。(3)依次替代。5.一词多义(1)度何不改此度()皇览揆余初度兮()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2)修又重之以修能()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邹忌修八尺有余(《邹忌讽齐王纳谏》)()修守战之具(《过秦论》)()(3)之帝高阳之苗裔兮()又重之以修能()恐年岁之不吾与()(4)以惟庚寅吾以降()肇锡余以嘉名()乘骐骥以驰骋兮()答案:度:法度时节估计修:美好的修建长、高整治之:助词,的代词,我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以:连词,不译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资料园地1.走近作者屈原(约前3

5、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中期,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尊崇。名平,字原。《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赞助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划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

6、。两度出使齐国。屈原为实现楚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了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跻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

7、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的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治世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有忧国忧民、忠君政治的思想感情。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歌的杰出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