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1008245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3
《高考数学解答高考应用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3怎样答高考应用题 一、内容概要 数学应用题指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的非数学领域中的问题. 数学应用是数学最终价值的体现,数学应用题在数学教育中有其重要地位.数学应用题是高考中必考的题型.国家考试中心近年的评价报告都对应用题给予了充分的关注.1993年明确提出教学建议: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克服那种只重视纯理论而轻视联系实际的不良倾向,要充分揭示概念和规律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背景,从学生所熟悉的实际出发,抽象出数学问题,也要加强对实际问题中数学关系的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
2、产实践中去,包括相关学科和商品经济的实际中去. 1996年的评价报告认为,与1995年相比,试题开始对考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有所要求,并且把握适度,这是十分恰当的.因为,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要真正使数学服务于生产、生活实际,就必须具有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数学教育目标也要求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从1993年至今,对高考应用题的考查已逐步走向成熟,大体上是3道左右的小题,一道大题.小题除了考查一些基本知识与能力外,近年的小题开始注意到问题及解题方法的新颖性,出现了非常规问题,对考生适应陌生情境的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大题的难度逐步趋向平稳
3、,难点逐步前移,即体现在理解题意,建立数学模型上. 从应用考题所涉及的社会信息来看,国家考试中心再三强调:“从学生所熟悉的实际出发”,体现公平竞争,但面对众多考生,这一点可能是命题者对考生所具有的社会知识的主观推测,所以考生有广博的知识总是有益无害的. 二、基本方法讲解 1重视阅读理解文字表述的题意 应用题指数学知识在非数学领域运用的题型,文字表述是必不可少的,疏通文字、阅读理解题意就成为解题入门的一关,除了多接触社会,从各种媒体中吸收信息,扩大知识面,见多识广外,特别应多对应用题中的文字作理解性训练. 例1 如图9-19,小圆圈表示网络的结点,结
4、点之间的连线表示它们有网线相联,连线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现从结点A向结点B传递信息,信息可以分开沿不同的路线同时传递,则单位时间内传递的最大信息量为( ).图9-19 A.26 B.24 C.20 D.19 讲解:这是2001年全国高考题,是一道典型的非常规应用题,所用数学知识甚至小学程度就够了,但许多考生却选择了错误的答案,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字理解”这一关过不了.这些考生按图中“通路”求信息量,求出了3+5+12=20,4+6+12=22,7+6+12=25,6+8+12=26,故选A.这里就是将“连线标注的数
5、字表示该段网线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信息量”中“通过”没有理解正确.对最上面一条“通路”来说,它最多只能通过“3、5、12”中的最小值3个信息!依次还有4、6、6个,因此从A出发的信息到B最多有3+4+6+6=19个.正确答案为D. 疏通文字时,首先对应用问题中表述的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理,即问题的背景信息要理解,其次对转换成数学问题的文字要吃透,从而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更新观念,挑战非常规问题 随着对考查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各种非常规的能力题开始出现,1998年出现下面的应用小题就是一例. 例2 向高为H的水瓶中注水,注满
6、为止.如果注水量V与水深h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9-20所示,那么水瓶的形状是( ).图9-20 讲解:本题要求根据图9-20中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粗略的),对图9-21中的四个形状容器可能相符的容器作出判断,这里没有数值的运算,甚至没有严格的形式推理,生活常识、图象的变化趋势(性质)是判断的依据.我们可以说:从图9-21可见,若水深H从0变化到(H/2)时变化状况与(H/2)变化到H变化状况相比,注水量在减少,符合这一性质的只有选择支B.图9-21 当然我们还有许多其他说理方式,包括假定一些数值,找出容器的体积与高度的关系,提出图象的变化速率等一些概念,
7、但在高考宝贵的2小时内,我们应当寻求最简捷的解题策略.如此,更新观念,认同非形式化的非常规解法是非常必要的. 3解答数学模型时,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接着就是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应充分注意到数学问题中元素的实际意义,这些元素可能受到实际问题的某种制约,因而在解题过程中应加以注意. 例3 甲乙两地相距S公里,汽车从甲地匀速行驶到乙地,速度不得超过c千米/时.已知汽车每小时的运输成本(以元为单位)由可变部分和固定部分组成,可变部分与速度v(千米/时)的平方成正比,并且系数为b,固定
8、部分为a元. (1)将全程运输成本y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