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ID:40955085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4页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诗意中熏染——浅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内容简介: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的瑰宝,其语言精炼,含意深邃,韵味无穷,字里行间饱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令人百读不厌。在传统教学中,重分析、重串讲的古诗教学不仅与新课标背道而驰,而且严重窒息了学生学古诗的积极性,使课堂成为一潭死水。“问水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领悟美,受到美的熏陶。关键词:古诗教学诗歌犹如文学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璀璨夺目;诗歌又如花园里的一朵鲜花,美不胜收。小学阶段学生学习、吟诵优秀诗歌,可以体会到文字的美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语文课程标准》指

2、出,要让学生“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然而事实证明:许多课堂上仍重复着读诗题、说诗人、解诗题、讲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一老模式,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唾沫横飞,学生听得兴趣索然、昏昏欲睡。这与新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如何让古诗教学课堂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呢?笔者认为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感受美,品味美,享受美,让学生徜徉在诗意中。一、感情朗读,领略古诗的韵律美新大纲指出

3、: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国古诗采用音步、平仄、对仗、韵脚等多种艺术手段,充分发挥了抑扬顿挫等各种表现力,读起来琅琅上口,产生诸如声乐般的艺术效果。吟诵是诗歌教学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反复诵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韵脚、节奏与感情,学生自然能领略到诗歌的音律美;同时,还应注意循序渐进:读正确—读熟练—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以《山行》为例: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不添字漏字;其次,要求学生读出节奏;接着,师生共同讨论,确

4、定诗的重音,读出抑扬顿挫的音律美;最后,播放《秋之歌》,进行配乐朗读,以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样进行吟诵,学生就能充分领略诗歌的韵律美,同时也能感受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二、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德国文艺评论家莱新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现形体,诗人则用语言绘形绘色。诗中有时间的悠长,空间的辽阔;有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有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流动。高超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融诗情画意于一体,这就是古诗的动人之处。教学《早发白帝城》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我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

5、笔勾勒彩云、山、水、小船,学生一边讲,我一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通过画面,学生感受诗中两岸悬崖峭壁,猿声啼叫,一叶轻舟在湍急的江水中飞流直下的景象,画面静中有动,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如学习杜甫的《绝句》,在学生明确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想象中的画面画出来,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学生边画边想象,给画配上颜色,渐渐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学生们在把文字转化成画面的过程中,想像力得到训练,并认识到相同的内容,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6、这样组织教学,培养了学生的想像能力、鉴赏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和信心,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主动去学习。一、借助课件,欣赏古诗的形象美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优美,很多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形象美。如教学《咏柳》一诗时,伴着行云流水般的古筝乐曲,展现这样一幅美景:明媚的阳光下,高高的柳树好像是用绿色的玉石装饰成的,千万条柔韧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地舞动,好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柳图”。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情景中身心舒畅、融情入

7、景,自然体会到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也就不难理解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柳枝”和“绿丝绦”的相似之处,我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千万条柔韧的柳枝轻轻飘动着,渐渐幻化成碧绿的丝带,飞舞的绿丝带又渐渐还原成碧绿的柳枝……如痴如醉中,学生充分获得了美的享受。又如教学《鹅》这首充满童趣的古诗时,先用多媒体演示这样一段动画:蓝天白云之下,绿草如茵的池塘边走来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白鹅;它步态蹒跚地迈入清澈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