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

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

ID:40954750

大小:3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_第1页
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_第2页
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_第3页
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关注动态生成 构建绿色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追求这样的课堂——关注动态生成构建绿色课堂 曾经,新课标理念扑面而至,“忽如一夜春风来”,带来强烈的冲击,带来欣喜的期盼,高唱赞歌者有之,奉若神明者有之。是的,对于一颗尚未准备好的脑袋,一颗没有自己的思考的脑袋,除了不假思索地全盘接收,似乎也找不到第二条好走的路。曾经,我就是这样一名教师。几年的教学实践运行下来,新课标的真正落实遇到了一些困难,理论站得高、实际运作难的缺陷浮出水面,彷徨者有之,困惑者有之,锐意改革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的也有之。再次细细研读新课程理念发现: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努力突破“预设”的巢臼,变“预设”

2、为“生成与建构”,并自觉地尊重、理解、接纳和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彰显生命的力量,促进“积极”“有效”“高质量”的课堂的动态生成。让学生学会感悟语言、运用语言,应当自由灵动、诗意盎然,语文课堂应当是一次次精神的旅行,一次次灵魂的飞跃,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为此,我追求这样的语文课堂——一、关注动态生成,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儿童的天性是活动的、创造的,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其实,在课堂上,你关注孩子们的发言,关注孩子们的动作,甚至关注孩子们的一个表情,就会发现,孩子们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他们是知识的创造者,是他们发现了知识,是他

3、们创造了知识!我记得在教《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第一课时的时候,教学设计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孩子们读完课文后质疑,没想到他们一下子提了很多的问题,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处理,于是手足无措地连一个问题都没有接上!评课的时候,老师们提议:“你要注意听孩子们的发言,一个孩子有价值的问题,要敏锐地去抓住,辐射到全体孩子,使课堂多效。脑子里不要老想着我的下一个环节是什么,而应该多想想‘孩子的这个问题,我该怎么去引’;多看看孩子们脸上的细微变化!”哦,光想着环节,只是有了一个框架、一个壳,而本质的东西是要在课堂中现时生成的,是需要孩子们和我一起去获得的。这一点,我要牢牢记在心上。在上第二课时,我关注了孩子们

4、的学习状态。没想到,一个很简单的教学环节就能让我和孩子们一起感动,一起被语言文字打动。4课开始,我对孩子们说:“我们再去读读课文,多读几遍,那些特别让你感动的地方,你可以站起来和大家交流一下,说说是什么感动了你;你也可以为我们来朗读一下,有同感的孩子可以一起读一读。”他们开始自由读课文,我走到每个孩子的身边,发现有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很生动。交流的时候,我有意叫起了刚才很投入的孩子。他在读课文时,每读到数字,眉头就不由自主地皱起来了,深情并茂的样子感染着班里其他的孩子。我发现很多孩子都是面带微笑听完他的朗读的,于是趁热打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教室里有了全情投入的声音。如果,如果课堂中

5、只有我的想法,只有我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课堂就可想而知了……在课堂中我们还可以列举出学生的许多创造,不是孩子们没有潜能,只要我们给出时间、空间和氛围去激励它,用心灵去关注它,智慧就随时会在课堂中闪光!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叫《可爱的小蜜蜂》,它讲述的是关于蜜蜂的一些知识,我很喜欢,就把它介绍给学生,在上到一半时,突然有个学生问:“课文中写到‘活到限数,自己就悄悄死在外边,再也不回来了。’为什么要死在外边呢?”(我也不是很清楚!怎么办?可是,很多孩子都在看着我,他们也都有这样的疑惑!我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停顿了一分钟后,有个孩子举手了:“我知道!”生:“我想大概是因为小蜜蜂不愿意让自

6、己的亲人看到自己死去,使他们伤心!所以,他们宁愿默默地死去!”(这么人文啊!我可没想到!我微笑着点头,表示赞同:“恩!也许是这样的!”这样一来,下面又有人举手了!)生:“小蜜蜂不想死在家里,是因为他们很爱干净,不想把好好的蜂房弄脏!”(啊?这个发言的小家伙一本正经的样子真是可爱!真不知道怎么被他想到这里去的。)师:(继续微笑)“恩!蜜蜂是很爱清洁的!”生:“还有!还有!”(还有人积极举手)生:“我认为既然他们和养蜂人是好朋友,那他们当然不希望自己死在家里,给养蜂人添麻烦!”师:“是为了不拖累养蜂人?”生:“恩!”(还有孩子在举手!孩子们的想法是那么美好!)教后记:我以为这节课要被孩子

7、的问题给坏了,但是我错了,我不是孩子,我是无法替代孩子们的认知的,他们从课文里发现的、得到的,令我欣喜,使我惊讶!如果,一开始我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只说“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去查查资料”;或者听了第一个孩子的发言后,觉得没有科学根据就予以否定,那么,我们就没有机会听到孩子们那些精彩的发言了!我想,当老师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与学生真诚对话,用欣赏的眼光去倾听学生的发言时,学生就会真正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感受到共享知识的甜蜜,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4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创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