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54669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语文论文:基于一位普通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透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有效语文课堂教学面面观——基于一位普通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透视 题记心理学告诉我们,你想看什么才能看见什么,“看见”需要先有“思想”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P379——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引言2006年秋学期末,我室对全市三年级语文进行了质量检测,我们全程参与了这项活动,从出卷、阅卷,到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检测过后,一个普普通通的班级的突出表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该班的均分遥遥领先于兄弟学校。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决定走进这个班,走进他们的语文课堂看个究竟。在征得该班语文老师蒋老师的同意后,我们走进了她的课堂。作为教研员,我们
2、对有效的语文课堂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也就是王荣生所说的“思想”,带着这种“思想”,我们走进了一位普通老师的语文课堂,连续两个多星期听了她的随堂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七单元:《槐乡五月》、《海底世界》、《日月潭的传说》、《习作7》、《练习7》。一股自然清新的来自田野的风迎面拂来。那么,我们究竟“看见”了什么呢?请跟随我们一起去课堂看看吧!课堂透视一:清清楚楚的教学目标【观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期望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没有目标或目标不甚明确的课堂教学,必然是盲目的、低效
3、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案例】《日月潭的传说》第二课时片断一师引述第一自然段导入: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那里,是个(学生齐诵)师:日月潭的美不仅因为它的景色美,更因为它有生(齐):一个动人的传说师:谁能简单地说说这个传说?指名简单概述日月潭的传说生:一名学生概括(比较罗嗦)师:谁能说得简单,只要几句话。生:(概括简练、完整,掌声)师:刚才我们用简练的语言把这个传说概括了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要能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怎么叫“生动”?生1:流利、有感情生2:有自己的语言生3:还可以加上动作师:(肯定并完整地再次重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解读】我们到学校听课,在和教师对话前,总会
4、询问教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很多老师往往难以作答,即便作答,也是诸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之类,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特别是语言文字训练目标不明。以至有的课堂“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课堂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有的容量太小,效率低。从这个片断看,教师的导入简洁、明确,从“引背课文第一自然段”,到“概述日月潭的传说”,再到这节课的目标——“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既注意整体把握,又突出重点,点面结合,取舍适度。由于教材中选文有种种甚至不能言明的因素,任何人任何时候学习一篇特定的选文只能关注其中某些特定的方面、特定的点,而具体到哪些方面、哪些点,在什么水
5、平上去关注,选文本身是不会给出批示的,得由教它或者学它的人摸索着取舍、摸索着定夺。(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这就要靠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要靠教师的实践智慧去把握。无疑,蒋老师对文本的把握是到位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清楚、适切的。课堂透视二:扎扎实实的字词教学【观点】 现在语文教学的弊病之一,就是淡化了字词教学。字词是语言的基础。不掌握字词,谈不上对语言的掌握。错别字连篇,词汇贫乏,也谈不上对语言的了解。同时,字词是语言文学、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字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匠心,看到作者的高明之处,去感受作品的美。字词当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没有了字词教学,就谈不上语文教
6、学。【案例】《海底世界》第一课时片断一……师:那深不可测的大海底下是怎样的景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指名学生读课题,教师评价:我感觉到了大海的大;读得真好!师(指课题):课题中的“底”是个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生1:是“广”字头加上一个“低”地右半部分生2:可以用换偏旁的方法记——把“低”的单人旁换成“广”字头就是“底”了。师:你能用换偏旁的方法来记,真好。除了“海底”,你还知道什么“底”?生组词:清澈见底、水底、底稿、底层、底下、鞋底师(指着讲桌的底下):这是什么底?生:桌底师:这个“底”表示什么?生:最下边师:什么的最下面?生:某样东西的最下面师:海底就是?生齐:大
7、海的最下边师:那“低”又能组成哪些词?生:低头不见抬头见师:这个“低”是表示?(生做低头的动作)生:低山平原师:这个“低”的意思是?生:和高相反,指地势低。【解读】“底”和“低”的意义和情味,确实是学生所不了解、难以区分的。对于不了解的字词,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语感”。蒋老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上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她唤取了学生对于“底”和“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