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论文: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

ID:40952276

大小:2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11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_第1页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_第2页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学论文: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把握新理念,促使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句话集中体现了新课程阅读教学的新理念,而这其中的对话意味着相互平等,相互沟通,相互包容,意味着双向互动,意味着相互碰撞和共同构建。但是,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走过程,课堂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所获甚少等不良现象,这种种现象导致学生根本没有把书真正的读懂。怎样走出这些误区,引导学生把书读懂、读透呢?我认为要促使学生真正地把书读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步步深入,

2、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一、激发兴趣,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如果教学中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一节课就无从谈起,而学生也根本不可能与文本展开对话了。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有自身特定的情境,反映着一定的情境下作者的感受与理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挖掘教材中固有的“情景因素”,发挥其本身独具的魅力,创设情境,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开课伊始,就播放令人悲伤感动的场面——《十里长街送总理》,学生在深入人

3、心的情景中,马上就全身心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引导学生体验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俭朴时,又利用课件播放周总理工作时的一个个感人的片断,而学生也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周总理,您是我们的好总理!我为我们的新中国能有您这样的总理而自豪!……当时课堂上的氛围空前的感人,使课堂效果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二、学会质疑,促使学生探究文本新课标中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这一要求突出强调了阅读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而思考源于疑问,

4、有疑才有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十分重要。但是我们很多老师都担心学生问题提的多了,会影响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那我们就应该启发学生围绕课文的重点来提问,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提问能力,问题提到点子上,教学效率就不会降低,反而会提高。在教学第九册《梅花魂》一课中,学生针对课文内容和形式提出了很多问题,但其中有学生抓住“题眼”提问题:“梅花魂的‘魂’字是什么意思?课题为什么叫梅花魂?”这两个问题正是理解课文的关键所在,这样学生在产生疑问的基础上,也就诱发了他们探求新知的动机,促使他们在疑问中探究文本。三、潜心品读,引

5、导学生解读文本《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体现学生读的个性化。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潜心品读中感悟、体验,解读文本,从而真正地把课文读懂、吃透。而潜心品读必须体现学生独立探究的特点,也就是说学生自己要亲自去阅读文本,直接与文本对话,从文本中获得个人的理解和体验以及个人的感悟和思考。例如:第五册《珍珠泉》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要让学生边读边体验作者表达的情感。因此,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注重让学生找出自己喜

6、欢的句子读一读,通过评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使学生凭借文中的语言文字,发挥想象力,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样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更重要地使学生无形中体验到作者对珍珠泉的赞美、喜爱之情。四、拓展延伸,促使学生内化文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注重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根据课文的不同内容、不同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促使学

7、生内化文本。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索溪峪的野》一课中,学生总结课文时,我随机让学生谈一谈: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看到我们祖国河山如此之美,你想说些什么?于是学生纷纷感叹道:索溪峪真美呀!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这么美丽的大自然,我们人类一定要保护它!……这一问题的设计,实质上是让学生的童心说话,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需要等,不加任何修饰地表露真心话,这正是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保护周围环境的思想教育,促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内化文本。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才真正落到了实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