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

ID:40928989

大小:7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1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_第1页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_第2页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_第3页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_第4页
资源描述:

《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_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8卷第2期衡水学院学报Vo.l8,No.22006年6月JournalofHengshuiUniversityJun.2006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从地域文化看孙犁的早期抗战小说创作y马德生,李娟(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摘要:纵观孙犁的一生,无论是他的革命经历还是小说创作的辉煌成就,都与白洋淀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来看,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与白洋淀的秀美风光、淳朴民情,成就了孙犁和他的抗战小说,孙犁与白洋淀有着不解的文学之缘。关键词:孙犁;白洋淀;抗战小说中图分类号:I

2、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06)02-0026-04任何一种文学的产生,都取决于环境、文化和时从北平回到安平,孙犁居家赋闲。1936年暑假代3大因素的综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只要前夕,应中学同学侯士珍、黄振宗的介绍,孙犁来到提起作家孙犁,人们就自然会想到他的抗战小说名了安新县同口镇小学教书,从此揭开了他人生与创篇荷花淀;当人们捧读荷花淀时,又不禁对风作的崭新一页。光秀美的白洋淀产生无限的遐想,白洋淀的名字由同口镇,位于白洋淀西南方岸边,是一个较大的此也享誉中外。纵观孙犁的一生,无论是他的革命村镇,有商店、

3、邮政代办所,更有北方少见的水乡本经历,还是文学创作的辉煌成就,都与白洋淀有着密色:家家有船,淀水清澈得发蓝;村里村外、房上地切的联系。他从白洋淀走上抗日征程,投身革命,他下,可以看到山堆海积般的大小苇垛;一进街里,鸭携带白洋淀荷花的幽香进入文学殿堂,并以自己的鹅成群、芦花乱飞,真可谓湖水渺茫芦花飞,物草创作风格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流派荷花淀派,丰美鲤鱼肥。孙犁对白洋淀的自然景色十分惬他的才性气质与白洋淀的水乡美景是那样的契合一意,他在白洋淀之曲中给予了这样的描写:人们致,而故土家园的情结又使他怎么也剪不断、理还在这里∕靠着水生活∕千百年来∕谁不说这

4、一带是乱,似乎命中注定与白洋淀结下不解的文学之缘。水乡南国!∕在这河北省的平原∕有这样一个大一、投身抗战的起点水淀∕环绕着水淀有一条宽堤∕春夏两季有个西湖孙犁于1933年在保定育德中学高中毕业,因家的颜面。∕荷花淀的荷花∕看不到边∕驾一只小庭拮据未能继续升学,便漂泊北平,开始了他希望已船驶到中间∕便像入了桃源。∕淀的四周∕长起久的职业文人的生活。他到图书馆看书或在大学旁芦苇∕菱角的红叶∕映着朝阳的光辉。∕人们用听,写作、投稿,却很少发表,初入社会就尝到了以文各种方法捕鱼∕用竹条编成小闷笼∕用苇杆插[1](P312~313)为生的饥饿滋味。他还先后在市政机关

5、和小学当过成陷阵∕或是放着鱼鹰职员,亲身体验到社会的冷漠和污浊。1935年,日在同口镇,孙犁不仅看到了白洋淀独特的秀美本进攻华北,形势危急。同年12月,北平爆发一景色,而且也看到了村里地主、豪绅和军阀的胡作非二九爱国学生运动。年轻的孙犁目睹了动荡不为,感受到了这里的渔民所遭受的欺凌与掠夺。当安的社会现实,看到了风云突起的革命势头,怀着寻时,同口镇建立了党的组织,小学里也有不少共产党找新的生路的决心,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员。随着抗战形势的日趋紧张,他们在村中广泛宣y收稿日期:2006-03-24作者简介:马德生(1963-),男,河北保定市人,河北大学人文

6、学院副教授.第2期马德生,等孙犁与白洋淀的文学之缘27传抗日救国的道理,村里的革命活动十分高涨。尽文学作品的职责是反映现实,主要是反映现实中管当时的孙犁还没有直接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但在真的美的善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都是这样。思想上则是倾向革命、倾向党的。在侯士珍、黄振宗我们愿意看到令人充满希望的东西,春天的花朵、2位共产党员的帮助下,他又结识了陈乔、阎素等地春天的鸟叫;不愿意去接近悲惨的东西。看到真下党员,并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孙犁从他们美善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恶的极

7、致,我[2](P241)那里间接地受到党的关怀与培养。一方面,孙犁进不愿意写。这显然道出了作家创作的审美追一步接触革命文艺作品,夜深人静孜孜苦读。回求和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作家的审美追求、审忆在同口教书时,小院危楼,校内寂无一人。萤萤灯美趣味和艺术个性正是依赖于他所表现的审美对象光之下,一板床,床下一柳条箱。余据一破桌,摊书而形成的。孙犁的文学创作多以冀中平原的白洋淀[1](P378)苦读,每至深夜,精神奋发,若有可为。另一水乡作为审美对象,也正体现了这一点。方面,在教学中,孙犁注意结合当时的斗争形势,向首先,白洋淀清新秀美的自然景色、风土人情,学生进行

8、革命思想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