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

ID:40913796

大小:163.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_第1页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_第2页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_第3页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_第4页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5年第2期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No.2.2015(总第156期)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GuizhouProvincialCommitteeoftheC.P.C(SerialNo.156)可治能力与基层治理的现代化*郎友兴(浙江大学,浙江杭州310058)摘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点议题是基层的治理能力。而讨论治理能力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基层各主体的可治能力的问题。本文旨在于提出“可治能力”概念,以此来探讨基层治理如何可能的问题。此概念将起到一个解释性或分析性

2、的功能。关键词:基层治理;治理能力;可治能力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5)02-0061-05DOI:10.16436/j.cnki.52-5023/d.2015.02.022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有关这个话题成为中国社会科学界最热门也最集中的研究主题,有做基础性工作的,如对“治理”概念的梳理与辨正,对中西“治理史”的梳理叙述,更多的是策论,教导政府或社会如何进行治理的;从方法论上看有规范分析,有实证分析,更多的似乎融规范

3、与经验于一体。上述的各点在本文恐怕也都有,但是,重点在于提出“可治能力”概念,以此来探讨基层治理如何可能的问题。此概念将起到一个解释性或分析性的功能。由此,论文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基层治理的价值意义、治理目标与可治能力,文章最后是一个总结。一、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意义先对基层治理中的“基层”作个说明。在中国,基层社会是指街道、乡镇以下的社会单位和共同体,主要形态是城乡两类社区。因此,基层治理也就是中国城乡社区治理的问题。但是,同样都是基层,街道与乡镇还是有不少差异,否则就不好理解,为什么尽管级别

4、一样,但由乡镇长调到街道当主任通常都被视为实际上的提拔;同样都叫社区,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之差别是明显的。例如,城市社区的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引人关注的是“去行政化”的问题,而农村社区似乎不是什么大的问题;农村治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土地引发出来的社会稳定、群体性事件,而城市社区的稳定基本上同土地无关,尽管也有一些拆迁之纠纷;从行政层级来讲,乡镇政府是中国行政序列的一级,而街道则只是一个派出机构,尽管事实上是同乡镇政府同一序列的一级政府。由于城乡基层的差异性,我们在讨论中国基层治理和治理能力体系现代化时最好能够

5、将城乡分开,因为有其不同的治理逻辑、治理方式、治理的问题。因此,在治理上有大不同,应当分开来讲为好。据民政部《社会服务统计季报》(2013年第4季)的数据显示,全国有村民委员会58.9万个,城市居委会9.4万个。①*本文所涉及到的基层主要指乡镇及其58.9万个农村社区。因此,所谓基层治理就是乡村治理。有学者分析认为,中国乡村治理主要有三个基本领域,即乡镇治理、村庄治理和冲突治理,而乡镇政府是乡村治理的基本主体,村庄是乡村治理的基本场域,而冲突管理或称“维*收稿日期:2014-12-03作者简介:郎友兴,浙

6、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地方政治与治理、政治社会学、农村选举、社区建设与治理。**①数据来自民政部网站《http://cws.mca.gov.cn/article/tjjb》(2014年8月3日上网)。·61·改革论坛稳”是当前乡村治理的首要挑战。在2006年1月的中央在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文件中,已经提出了建立“乡村治理新机制”。事实上,中国的社区治理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村。在陶行知、梁漱溟等教育学家的倡导下,结合当时国际上在农业国进行的“乡村建设”、“农业推

7、广”等农村社会改良运动,展开了中国农村的社区自建和自治运动。理查德·C·博克斯在《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一书强调了地方治理的重要[1]性。强调地方治理的重要,不必否认国家层面治理的重要性。在中国,中国基层的治理重要性体现于基层治理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因为基层治理是整个国家治理的基石,一个国家的治理,根本立足点在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也。有学者将其意义归为三点:基层治理事关党的执政合法性、基层治理事关民众的民主能力和水平、基层治理事关民主政治的稳步发展。基层治理状况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集中体现。

8、或者说,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有效程度,要通过基层治理的绩效反映出来。“地方的复兴不仅是地方政府主体性的增强,更是地方治理的多元化。这些变化提高了集中体制的内部多样化,推动了整个国家的治理转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地方治理改革成[2]功,才会有成功的国家治理转型。”中国社会的变革包括基层治理的变革之力量从哪里来?改革开放以来,有效的改革基本先来自地方,其动力来自于地方政府和社会,并且并非都是理性的设计、自觉自愿的。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