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大三)

古代文学(大三)

ID:40913586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古代文学(大三)_第1页
古代文学(大三)_第2页
古代文学(大三)_第3页
古代文学(大三)_第4页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大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散曲:是我国北方民间新兴起的一种口语味比较浓厚的、可雅俗共赏的、可和乐而唱的新诗体。只用于清唱,又称“清曲”。杂剧:即“剧曲”,于曲文之外,还夹杂宾白、科介,以表演故事为主的戏剧形式。《西厢记》人物形象塑造崔莺莺——大家闺秀;主动追求爱情;半推又半就、充满“假意儿”  ——惊艳、联吟、闹斋、酬简;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狡狯——“对人前巧语花言,没人处便想张生,背地里愁眉泪眼。”有时一本正经,有时黠谲多端,有时又扭捏尴尬时。莺莺形象具有两种不同的内心节奏,展示出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急急切切,又是忐忐忑忑。张生——(1)志诚种——忠于爱情,将爱情置于功名之上。(2)才气与勇气——追求爱情和解决危难

2、果断、机智、大胆。(3)傻角——软弱、忠厚、傻气。红娘——(1)富有正义感——不满老夫人的背信弃义,同情崔、张为爱情而苦恼,成人之美。(2)机智——巧妙帮助崔、张,反驳老夫人的责骂。(3)泼辣——尖锐批评张生、莺莺的缺点,嘲讽郑恒配不上莺莺。《西厢记》的艺术成就:第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西厢记》在体制上突破了元杂剧的一本四折的常例,全剧五本二十一折,在元杂剧中堪称煌煌巨著。《西厢记》还摆脱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成规束缚,不仅在各本中分别由张生、莺莺、红娘主唱,而且在同一折中有红娘、莺莺、张生的对唱和接唱。《西厢记》在体制和形式上的这些突破和创新,增大了剧本的艺术容量和表现力,使全剧情节

3、丰富,冲突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第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西厢记》采用了双线复合结构,围绕崔、张的爱情主线,设置了三对戏剧矛盾:老夫人与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矛盾,孙飞虎的叛军与崔莺莺一家、张生以及普救寺僧人之间的矛盾。老夫人与崔莺莺等人之间的矛盾,通过青年人在追求自由爱情婚姻过程中反抗封建势力压迫和干扰的斗争,表现了“礼”与“情”的激烈冲突,构成了贯穿全剧的主线。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的误会性冲突,展示了三人在与封建势力的共同斗争中的性格冲撞,深入地开掘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第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西厢记》中几个主要人

4、物如莺莺、张生、红娘性格鲜明,形象逼真。作者善于根据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教养和相互之间的具体关系,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人物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同时运用心理描写、烘托渲染等手法,在一系列矛盾冲突中,把人物的性格一层层展现出来,使人物性格的发展真实可信。《牡丹亭》的主题:剧本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不谕的爱情,歌颂了男女青年在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上所作的不屈不挠的斗争,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粉碎宋明理枷锁,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杜丽娘:杜丽娘是剧中的主角,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勇于反抗的妇女形象。如果说,《西厢记》中崔莺莺还缺乏独立行动的能力,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红娘帮助;两百年

5、后的杜丽娘则全靠自己的勇气的智慧,在探索一条通向自由解放的人生道路了。这就是这个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追求爱情,坚持理想,生死以之,敢于斗争,这就是杜丽娘这个形象最本质的特点。这种性格特征有着很深刻的时代意义,她的遭遇和反抗精神有着广泛的代表性。《牡丹亭》的艺术特色:一是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变。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汤显相在戏剧艺术上的成就:首先表现在他是第一个把浪漫手法引入传奇创作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作家。特别是《牡丹亭》,无论在全剧构思和人物塑造上,都能大胆采

6、用浪漫的创作方法,那种超越三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情”,就是剧本浪漫构思的基础。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作为带有明显浪漫倾向的作品,“临川四梦”在塑造形象时,主要着眼于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汤显祖声明自己的戏剧创作是“为情作使”。因此,他总是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的。他笔下的人物首先是一种感情的存在,不同的形象就表现在不同的感情差别之上。三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

7、、纤细的语言风格。这些特点向来深受肯定。一些唱词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富有特色的语言风格,也是“临川四梦”在艺术上的一个突出的成就。作者爱用前人没用过的词藻,爱用前人没用过的语法。形成一种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这种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历来被尊为“文采派”之首。不少唱辞长久以来烩炙人口,确有“婉丽妖冶,语动刺骨”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能吸收元杂剧语言自然真切的特点,不因重文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