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常识[1]

音韵学常识[1]

ID:40908242

大小:16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8-10

音韵学常识[1]_第1页
音韵学常识[1]_第2页
音韵学常识[1]_第3页
音韵学常识[1]_第4页
音韵学常识[1]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韵学常识[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音韵学常识★☆音韻學常識一、概述1、什麼是音韻學音韻學,也叫“聲韻學”、“漢語音韻學”。是中國傳統語文學的一個門類,是研究漢語語音古今沿革的一門學科。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2、音韻學的研究物件我們今天研究古代語音,只能根據單個漢字在歷史時期的不同讀音,進而瞭解語音的歷史變化。3、古音韻的歷史分期1)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時的語音,以《詩經》音為代表。2)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代語音,以《切韻》為代表。3)近古時期:元明清時的語音,元·周德清《中原音韻》為代表。4、音韻學的功用1)對古代漢語的意義A、明語法:音韻學上的“破讀”和“如字”

2、術語,實際上就是指通過語音屈折變化以表現不同的詞性或詞義。如,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破讀/讀破:“yì,動詞,‘穿(衣)’;guàn,動詞,‘戴(帽子)’”。如字:“yī,名詞,‘衣服’;guān,名詞,‘帽子’”。又如:“Contrast,重音在前,名詞,‘對比、對照’;Contrast,重音移後,動詞,‘使對比、使對照’。”(詞法上的屈折變化)B、知構詞:通過語音的學習,可以瞭解古漢語中雙聲、疊韻等構詞法則,就不容易誤解詞義。如:逶迤(wēiyí☆13☆☆★音韵学常识★☆),道路彎曲而長(=委迤=委蛇=蜲蛇=委佗=委它=委侈=委陀=

3、委維=委隨=委移=逶移=逶夷=逶隨=逶迂=……)。連綿詞——因聲求義:a、“望洋興嘆”,《論衡·骨相》:“武帝望陽”,《莊子·秋水》:“望洋向若而歎”。解釋有“望視太陽、望著海洋、仰視貌、遠視貌”的意思,類推:“望×興歎”,如“望書興歎”、“望題興歎”。疊韻連綿詞,“望洋:望羊、望陽、望佯、盳洋”——仰視的樣子/迷惘直視的樣子。b、“猶豫”,解釋1:猶是犬名。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解釋2:猶是犬名,每聞人聲,即豫上樹,久之複下,故曰猶豫。雙聲連綿詞,“猶豫:猶與、猶預

4、、由豫、猶夷、由夷”——拿不定主意。c、“貪婪”,至秦則不然,師申商之法,行韓非之說,憎帝王之道,以貪狼為俗,非有文德以教訓於天下也(《漢書·董仲舒傳》)。解釋1:狼性皆貪,故謂貪為貪狼也(顏師古注)。解釋2:“貪狼”是“貪狠”的錯誤寫法(晨風、劉永平編《韓詩外轉選譯》)。“貪狼”一詞在漢代典籍中常見:《鹽鐵論·世務》:“匈奴貪狼,因時而動,乘可而發。”《漢書·賈山傳》:“秦王貪狼暴虐,殘賊天下。”《漢書·西域記》:“民剛惡,貪狼無行,多寇盜,最為強國。”疊韻連綿詞,“貪婪:貪狼、貪惏”——不知足。C、知通假。如:疲,勞也。從皮聲。罷,遣有罪也,從網,能,言有賢能而入網

5、,而貰遣之。《國語·吳語》:“今吳民既罷,而大荒薦饑,市無赤米。”《韓非子·存韓》:“陷銳之卒勤於野戰,負任之旅罷於內攻。”《漢書·高帝紀》:“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餉。”(古音都為並母歌部)☆13☆☆★音韵学常识★☆D、知聲訓。聲訓:用同音或音近的字來解釋詞義的方法,推求字義的來源,說明其命名的原由。如:漢·劉熙《釋名》:“土,吐也,吐生萬物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死,澌也。”E、知特殊讀音之特殊意義a、或來自他民族,如:單于(chányú),突厥(tùqiū)。b、或來自方言,如:蚌埠(bèngbù)。F、明韻文:韻文之押韻、詩詞曲格律等。2)對現代漢語的意義

6、A、深入瞭解現代漢語語音系統。B、掌握語音演變規律,使語音更加規範。C、進行方言調查、推廣普通話。二、古今語音的變化1、語音是發展變化的A、古韻文今天不押韻如,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雙鬢,潦倒新停濁酒杯。(《廣韻》都屬“灰韻”)又如,柳宗元《江雪》李白《越女詞》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長幹吳兒女,眉目厭新月。☆13☆☆★音韵学常识★☆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屐上足如霜,不著鴉頭襪。(古代都屬入聲韻)B、諧聲字不諧聲(諧聲字就是含有同一個聲符的字)從“禺”得聲的:“遇、寓、隅”

7、,“偶、耦、藕”從“句”得聲的:“拘、駒”,“苟、夠”從“京”得聲的:“景、鯨”,“諒、涼”,“掠”C、反切拼不出該字讀音(用兩個字合起來為一個字注音的方法,如《廣韻》“冬,都宗切”。)東-德紅切,山-所間切,朝-直遙切。D、通假字不同音,如《出師表》:“欲信(“信”通“伸”)大義於天下。”E、異文、重文如:“蒂”又寫作“從艸,帶聲”,以“帶”為聲符;“溯”又寫作“氵斥”,以“斥”為聲符;“梅”又寫作“木某”,以“某”為聲符;“伏羲”又寫作“庖犧”。2、宋以前“葉韻”說A、梁末沈重的《毛詩音》提出“協句”說。如,《邶風、燕燕》三章:“燕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