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905654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10
《陶渊明人生价值取向.jsp》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从《读史述九章》看陶渊明人格取向鲁云华,女,1965年出生,浙江嘉兴学院平湖校区中文教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教学。嘉兴学院平湖校区鲁云华[摘要]陶渊明《读史述九章》是一组专咏司马迁《史记》人物的诗歌。这些人物,有反对暴政,崇尚王道的,如伯夷、箕子;有忠君爱国、身遭不幸的,如屈原、贾谊;有肝胆相照,互为知己的,有鲍叔、管仲;有避世远祸,隐逸田园的,如张长公等。陶渊明通过歌吟古代历史人物,流露了他反对暴政、渴望清明政治的理想,当理想不能实现时,他选择归隐表达他不满时局、独立高标的价值取向。陶渊明平生喜欢读书,在《饮酒·少年罕人事》一诗中,陶渊
2、明说自己“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五柳先生传》中他又自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说自己不喜世俗交往,也不慕荣利功名,却喜欢读书自娱,每当在读书中获得新的体会,便兴奋得连吃饭都忘了。陶渊明喜欢读书,依据他诗文所引用的典故来看,他读过的书很多,有经书,如《易》、《诗》、《礼》、《乐》、《春秋》;有史书,如《史记》、《汉书》、《三国志》、《左传》、《尚书》;有子书,如《论语》、《庄子》、《孟子》、《韩非子》;还有其他的书,如《山海经》、《穆天子传》、楚辞、汉赋、古诗十九首以及魏晋时期的诗文辞
3、赋。可以说,陶渊明是古代的一位学者,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也是一个书倦气极重的文人。陶渊明读书常怀想往事,追慕古人,故常有感而歌咏,或诗或文。《感士不遇赋》是他读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子长的《悲士不遇赋》“抚卷踌躇,遂感而赋之”,感叹古代忠良之士命运多舛;《闲情赋》是他读张衡的《定情赋》、蔡邕的《静情赋》而“染翰为之”,以防闲爱情流宕;《读山海经十三首》是他读《山海图》、《穆天子传》,“俯仰终宇宙”,乐而作之;《咏二疏》是他读《汉书·疏广传》而作,赞疏广、疏受功成自退的行为;《咏三良》是他读《左传》而作,感叹秦穆公时的三位忠臣因忠义而
4、从死殉葬的悲剧;《读史述九章》是他“读《史记》有所感而述之。陶渊明喜欢读《史记》,也敬仰《史记》中忠义正直的历史人物。他有一组专咏《史记》人物的诗,即《读史述九章》,以时代先后为次,分别是《夷齐》、《箕子》、《管鲍》、《程杵》、《颜回》、《屈贾》、《韩非》、《鲁二儒》、《张长公》。《史记》凡传七十篇,所传写的主要历史人物二百多位,陶渊明何感述其中十多位。葛立方曰:“观渊明《读史述九章》,其间皆有深意”。袁行霈《陶渊明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4月P513细较《史记》人物事迹与陶渊明诗歌之发微,其“寄托灼然,一望可识”,《陶渊明资
5、料汇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P370清吴菘《论陶》曰:“《读史述九章》,言君臣朋友之间,出处用舍之道,无限低回感激,悉以自况。”《陶渊明资料汇编》(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P370我们似乎可以从这些古人身上找到陶渊明的影子,也可以了解陶渊明的人格取向。一-5-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晋宋变易之际,社会动荡,政治矛盾重重。晋室“自中兴以来,治纲大驰,权门并兼,强弱相凌,百姓流离”范晔《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P27,朝野倾轧,暴乱四起,权臣乘机拥兵自重,觊觎王室,先有桓玄,后有刘裕,终至晋室灭亡,南宋建
6、立。面对这样的时局,陶渊明深感不满,他崇尚伯夷、叔齐,反对以暴易暴,慨想黄虞。《史记·伯夷列传》记载“天下宗周,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兮!’遂饿死于首阳山。”陶渊明《夷齐》则曰:“二子让国,相将海隅。天人革命,绝景穷居。采薇高歌,慨想黄虞。贞风凌俗,爰感懦夫。”陶渊明盛赞伯夷与叔齐,在“天人革命”之际,不为利动,傲视功名富贵,反对以暴易暴,为追寻黄虞仁爱正义之道而不惜牺牲生命,其高风亮节
7、不是世俗之人可及,且能激励懦夫。陶渊明赞赏这两位先人,折服这两位先人,内心里也以他们为榜样,现实中,陶渊明又何尝不是这样做的呢?据章培恒先生《陶渊明年谱简编》,陶渊明曾四次出仕为官。一次是二十岁,开始游宦,以谋生路。二十二岁结束“薄宦”归家。第二次是二十九岁那年,起为“州祭酒”,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第三次是四十七岁,入桓玄幕三年,五十岁因母孟氏卒而归家居丧。第四次是五十三岁,是年春夏间任镇军刘裕参军,近一年时间。次年三月,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八月,为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十一月,程氏妹丧于武昌,自免职,归隐,从此
8、不仕。六十四岁时,有诏征著作,称疾不到,与周续之、刘遗民并称“寻阳三隐”。陶渊明一生活了七十六岁,在职为吏前后不到十年。陶渊明出世为官一方面是因为“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另一方面是因为陶渊明和伯夷、叔齐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