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

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

ID:40890947

大小:19.2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10

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_第1页
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_第2页
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_第3页
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携手同心“医”路同行——老年长期病患互助支持小组长期病,俗称慢性病,主要指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为代表的一类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B社区为四川省成都市区内典型的城中村、老社区,辖区内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比较多。调查发现,B社区很多长期患病老人都是独自居住的,由于儿女不在身边,很难得到良好的照顾,加之社区邻里之间也缺乏相互支持,使得长期患病老人的康复面临很多的困难。因此,社会工作者给予了介入,期望透过发展和完善老人的资源网络来为老人提供支持,即从老人自身

2、、同辈、邻里、社区、社会等不同层面入手,为其构建全方位的支持网络,从而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一、需求分析B社区是一个老城中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大都搬离了,很多家庭都只剩下老人独自居住,社区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的老人比较多。由于居住条件比较有限、缺乏家人照顾、疾病恐惧等因素,这些老人的康复面临严峻的挑战,社会工作者进入社区后对这些老人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需求评估,并了解到了其主要需求:获得社会支持的需求。老人的家人由于工作忙、离家远,有时不能给予老人很好的照顾。同时,有的老人由于长期患病,性格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疑心重、烦躁、乱发脾气等

3、,致使其难以获得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因此,需要帮助他们发展支持系统。在同质性的患病群体中,服务对象的心理与情感更能够获得理解与支持,从而使他们有力量、有信心面对困难。社会工作者期望通过小组的方式,建立起一个服务对象之间互助交流的平台,以他们的同质性及自身的优势和资源来帮助自己,形成支持网络,从而能够更好地生活。增强康复信心的需求。一些患病的老人由于对病情不了解,存在焦虑、恐惧等心态。此外,由于家人缺乏照护技巧,他们面对突发状况时往往不知所措,对未来生活缺乏信心。因此,需要社会工作者介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恐惧和焦虑等心理问题,让他们树

4、立信心,学会正确认识与看待自己的病情,活在当下。提升康复能力的需求。由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很多服务对象及其家属都选择在家照护。但因为服务对象自我康复能力较差、家属缺乏照护技巧、社区歧视等,使得服务对象很难得到周详的照护。因此,服务对象希望能够学习一些自我康复和保健的方法与技巧,提升自我康复能力。扩大人际交往的需求。受身体条件的影响,加之患病的限制,患慢性病的老人活动和交往的空间都比较有限。同时,由于社会对服务对象存在一些非理性的认识与歧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对外交流,使其交际圈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封闭,以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

5、需要帮助他们拓展交际圈,鼓励他们积极走出家门。二、服务计划(一)小组理念优势视角。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身特长和内在品质,拥有独特的资源以及与资源建立联系的方式,拥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在长期患病的老人中,有很多已经患病十几年甚至二十年。我们相信很多病友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并且每个病友都具有与疾病抗争的能力。社会工作者需要在优势视角下,去发掘服务对象的这些能力,并帮助其增强抗逆力,从而实现对服务对象的赋权。同时,我们也相信长期病患病友之间具有互助的能力,通过资源发掘和链接,能够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助。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强

6、调学习过程是一种融入性体验的过程,也就是人们必须融入一个情景,然后才能被吸引,去观察和模仿一种行为模式。他认为,在特定的情景里,人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他提出了情景模式对个人行为产生的三种效果:首先是模仿反应,也就是所谓的看到就模仿;其次是抑制和非抑制效应,也就是情景模式可能会强化或弱化以往的行为模式;最后是促发效应,也就是情景模式会促发以往的行为模式。我们期望通过小组给组员创造一个体验学习的情景。我们相信每位长期患病老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并拥有自己的资源库,所以我们鼓励他们在小组中真实地表现自己的各种适应性和非适应性

7、的行为,在互动中通过彼此之间的感受、经验分享等,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比如,一位刚刚患糖尿病的老人面对病情可能会手足无措,但是如果有一位长期患病的病友能与他分享经验,便可以给予他帮助和支持,使其通过这些学习,增强个人的适应性行为,改善自我认知,提升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二)小组目标1.搭建服务对象互助支持平台,促进服务对象之间的认识和了解,发掘服务对象自身资源,通过互动建立彼此之间的互助支持体系,拓展其社会支持网络;2.提升服务对象身心自我康复的能力和信心;3.使服务对象能够掌握一些自我保健的方式和技巧,提升服务对象的康复能力;4.通过活动引导服务对象

8、参与,并积极鼓励他们走出家门,扩大交际圈。(三)组员招募本次小组活动,社工根据社区提供的名单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