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8986
大小:21.3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9
《幼儿园随迁子女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幼儿园随迁子女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摘要:部分外来民工孩子由于受家庭背景、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的等诸因素影响,相对来说,生活卫生意识差,如不经常洗头、洗澡,衣着不整洁,乱丢纸屑,随地吐痰等;品德行为差,如说话不文明、讲粗话、脏话、对人不礼貌等;学习习惯差,如学习活动中不认真听讲,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以下就以随迁子女展开。关键字:随迁子女:从村镇进城打工人员的子女。生活习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今泛指一地方的风俗、社会习俗、道德传统等。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
2、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从小抓起,从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从老师用人格的魅力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开始。 从客观上来看,外来民工孩子不良的行为习惯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1)幼儿年龄尚小,没有较好的辨别是非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没有很好的控制能力。 (2)大部分民工孩子受生活条件的影响,例如大多民工每天早出晚归,他们把孩子带出来送到幼儿园后,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孩子,没有时间督促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
3、 (3)外来民工的本身素质低下,好多人一字不识,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产生恐慌心理。家长也无视行为习惯的培养。 (4)一般外来民工孩子都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居住环境恶劣,地处边缘人群,社会治安不好,孩子们耳德目染的不良行为很多。 (5)外来民工家长的意识差,教育观念落后。考虑经济的因素多,只求吃饱穿暖,无视教育,各忽略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为此,我园提出了《幼儿园随迁子女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旨在创设和谐宽松的园所环境,研究幼儿园外来民工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4、,帮助外来民工孩子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近二年的课题研究,我园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方法,以此来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一、差异教育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外来民工子女,实施有差异的教育,达到有差异的发展。这种差异性反映在主体方面,主要有生理上的差异、个性结构上的差异、认知风格上和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反映在客观方面,主要有外来民工子女生长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同时,外来民工家长眼中看到城市里很多东西,反差
5、很大,有时他们会很自卑,对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自信,自身的环境使他们对一些行为和语言很敏感,他们最怕别人瞧不起自家的孩子,自我保护特别强。因此,幼儿园在对外来民工孩子的养成教育中一定要力争做到细致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对外来民工孩子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从最细微处通手:手、脖子、头发、指甲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从最基本的礼貌习惯抓起;从家庭最基本的生活习惯开始了解:在情感上给予肯定与鼓励,在方法上给予指导与帮助;研究工作既要重视外来民工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建立,也要重视外来民工孩子某
6、些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这样才能让每个外来民工孩子健康地成长。同时幼儿园还要加强与外来民工家长的联系,多进行家访,多沟通,共同找出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途径和办法。二、渗透教育将幼儿的行为习惯教育全面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全过程中。在弄清现状与原因后,课题组的教师们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把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合理制定课时计划,游戏等。要求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用故事、音乐、动作、绘画等形式来教育幼儿,刺激幼儿大脑对这些事物的印象,使之影响自己的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语言到行为,从行为到
7、规则,从规则到养成。 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因此,教师应重视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它是指教育计划外,随客观情况提供的教育时机而面临时组织进行的教育,具有情境性、直观性、说服力强的特点。恰当的运用,并将情感教育因素渗透其中,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请幼儿自己设计各种标记图,贴在相应的地方。如在水龙头下贴上节约用水的标记、在花草旁边插上请勿摘花的标记等。这些标记图既避免了教师过多的指挥和直接干预,又对幼儿遵守各种常规起提示和强化作用。再例如有的孩子看书,撕破了书皮却毫不在意,老师在整理书的
8、时候,就有意识地拿起这本书,富有情感地说:“多好看的书呀,书皮破了,多可惜!书皮撕破了,就像小朋友的外衣撕破了一样,难看、不整洁。”引导幼儿一起讨论补救的方法,还教幼儿如何修补图书。幼儿既明白了爱惜图书的道理,又掌握了修补图书的方法。又如从孩子入园的那一刻就开始研究,孩子入园时,见到老师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