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7788
大小:5.31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8-09
《第四章 强对流天气预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四章强对流天气预报 学习要点 本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强对流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介绍了常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重点介绍了短历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期、短时临近预报技术方法。 强对流天气通常是指伴有短历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强雷电等强烈的灾害性天气现象。造成这类天气的强对流天气系统有时称之为"强雷暴"或"强风暴"。由于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对其进行"定点、定时、定量"预报的难度相当大,就目前的预报方法和技术水平而言,还较为匮乏。因此,加强对强对流天气系统活
2、动规律的认识,丰富预报预警手段,提高预报准确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4.1强对流天气的定义和时空分布4.1.1定义和标准划分4.1.1.1短历时强降水 与一般性暴雨不同,短历时强降水突出的是一个"短"字。一般的暴雨是指24h降水量为50mm;而对于短历时强降水,一般指连续1h降水量R≥20mm,降雨强度(雨强)较大的降水。2007年7月18日山东济南特大暴雨,3h降水量达到153.1mm;2004年7月10日,北京出现20年来罕见的暴雨,丰台气象站1h降水量达到52mm;2008年8月25日,上海遭遇强暴雨袭击,徐汇区自动站
3、1h降水量为117.5mm,创下1872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到52mm;短历时强降水常常造成城市积涝,交通严重拥堵。发生在山区的短历时强降水甚至会造成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如2005年6月10日沙兰镇暴雨造成的山洪灾害,2010年8月7日舟曲暴雨造成的特大泥石流灾害。52mm; 4.1.1.2冰雹 降雹过程的强弱,常常用冰雹直径大小和单位面积内雹粒多少来衡量。一般将降雹分为弱、中、强三类:弱降雹指冰雹直径D≤10mm,轻微灾害;中等强度的降雹指冰雹直径10mm<D≤20mm,且有大风报告
4、,灾害程度中等;强降雹的指冰雹直径D>20mm,且有大风报告,灾害程度较为严重,俗成"大雹"。2003年4月12日9:30—22:00,江西出现强对流天气,最大冰雹直径达30mm,密度为每平方米500多个,并伴有雷雨大风,瞬时风速为30m/s。冰雹对农作物及果树等造成极大破坏,损失惨重。2005年5月31日14:00—15:00冰雹自西向东横扫北京城区,南郊观象台最大雹块直径达50mm,冰雹的最大平均重量为37g,为历史罕见,造成近9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000余万元。4.1.1.3雷暴大风 在出现雷雨天气时,凡观测站
5、出现≥17m/s或风自记中出现≥17m/s记录的(即7级以上大风)确定为对流性强风。为了与系统性大风区别,这类大风常被称作"雷暴大风"或"雷雨大风"。2004年7月12日17:30—19:30,上海市发生了由飑线造成的雷暴大风,全市大多数自动站均观测到12m/s以上的大风,其中青浦区商塌镇17:38最大阵风达29m/s(11级),造成人员伤亡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2006年4月28日14:00—20:00,山东省临沂等6市出现雷暴大风,济南和临沂的局部风力达到28m/s(10级)。大风造成农作物倒伏和果树落果,输电、高空设施
6、受损,房屋毁坏,直接经济损失约9669万元。 4.1.1.4强雷电 与其它强对流天气相比,雷电是最常见的,时常伴随冰雹、对流性大风、短历时强降水出现。雷电(或闪电)分为云地闪和云间闪。目前我国多数闪电定位系统只能监测云地闪(如ADTD型闪电定位系统),只有少部分闪电定位系统可以同时监测云地闪和云间闪(如SAFIR3000型闪电定位系统)。在没有科学的探测雷电设备之前,"电闪雷鸣"的观测是依据观测员的耳听眼看,因此,雷电的落区和强度很难准确判定。目前,闪电定位系统已经可以较准确地给出雷电的位置和次数;大气电场仪能够给出雷电
7、发生时段大气电场的变化。目前由于雷电探测数据的精度受设备仪器本身精度的限制,不同地区的数据很难在一起比较;但是,就某一地区而言,用雷电频数(即某一时间内雷电个数)或密度(即单位面积内的雷电个数)来衡量雷电强度是可行的。按行政区,如2007年8月8日陕西中部超强雷暴天气,10min地闪数超过1100次,是陕西有雷电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造成2人雷击身亡。就对流系统整体而言,2004年9月6日京津冀地区强雷暴过程,在MCS内地闪最活跃阶段每6min内测得地闪次数218个;最大地闪密度(单位网格大小:5′×5′)36个/格6min
8、。隐藏4.1.2时空分布特征 由于雷电是强对流天气中最普遍的、最常见的、最基本的现象之一,因此可以通过雷电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了解强对流天气的分布。详情进入 图4.1是卫星观测的1995—2005年闪电密度分布图(网格为0.5º×0.5º的闪电密度分布),反映了以下主要特征: ⑴中国陆地东部湿润地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