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对流参数说明

强对流参数说明

ID:39857431

大小:34.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13

强对流参数说明_第1页
强对流参数说明_第2页
强对流参数说明_第3页
强对流参数说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强对流参数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强对流潜势预报系统各个参数说明(1)沙氏指数SI反映大气稳定状况的一个指数。它定义为850hPa等压面上的湿空气团沿干绝热线上升,到达凝结高度后再沿湿绝热线上升至500hPa时所具有的气团温度Ts850与500hPa等压面上的环境温度T500的差值。当SI<0时,大气层结不稳定,且负值越大,不稳定程度越大,反之,则表示气层是稳定的。SI=T500-Ts850根据国外资料,SI与对流性天气有以下关系:SI〉-3°C发生雷暴的可能性很小或没有;0°C

2、-6°C

3、00hPa,得到各点不同的抬升指数,其中的负值最大者即为最有利抬升指数。BLI<0时,大气层结不稳定,且负值越大,不稳定程度越大。(4)K指数K指数的定义为:K=(T850-T500)+Td850-(T-Td)700其中T与Td分别表示温度与露点温度;下表500、700、850分别表示500、700与850hPa。K指数计算式中第一项表示温度直减率,第二项表示低层水汽条件,第三项表示中层饱和程度。因此K指数可以反映大气的层结稳定情况。K指数越大,层结越不稳定,统计结果:K<20无雷雨;20<K<25孤立雷雨;25<K<3

4、0零星雷雨;30<K<35分散雷雨;K>35成片雷雨。(5)修正的K指数MKMk=0.5*(T0+T850)+0.5*(Td0+Td850)-T500-(T-Td)700指考虑了地面温度状况的改进的K指数。这里T0表示地面温度,mK值越大表示气团低层越暖湿,稳定度越小,因而越有利于对流产生。(6)总指数TT定义为:TT=T850+Td850-2T500  下标850和500分别表示850hPa和500hPa。TT越大,越容易发生对流天气。(7)强天气威胁指数SWEATSWEAT=12Td850+20(TT-49)+2f8

5、50+f500+125(S+0.2)Td850表示850hPa露点温度(°C),若Td850为负数,此项为0;TT=T850+Td850-2T500,即总指数,若TT小于49,则20(TT-49)项为0;f850为850hPa风速(海里/小时),以m/s为单位的风速应乘以2;f850为500hPa风速(海里/小时),以m/s为单位的风速应乘以2;,与分别代表500hPa风向与850hPa风向;最后一项125(S+0.2)在下列4个条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时为零:850hPa风向在130°~250°之间;500hPa风向在

6、210°~310°之间;500hPa风向减850hPa风向为正;850hPa及500hPa风速至少等于15海里/小时(7.5m/s)。常用于龙卷预报,根据美国龙卷和强雷暴实例分析,SWEAT指标值与天气关系是:发生龙卷时的SWEAT临界值为400,发生强雷暴时SWEAT的临界值为300。强雷暴主要是指伴有风速至少在25m·s以上的大风,或直径1.9cm以上降雹的雷暴天气。(8)深对流指数DCI诊断用深对流指数:深对流指伸展高度具有等于或大于均质大气高度H0(与400hPa等压面高度更接近)的对流系统。利用云顶相当黑体亮温

7、计算的深对流指数可以作为表示云顶等于或高于400hPa深对流云的指数。预报用深对流指数DCIDCI=T850+Td850-LILI抬升指数.几乎所有的强局地风暴事件都与深对流有关。深对流指数将850hPa层的温度与地面至500hPa的浮力特性结合,估计发生深对流潜势。该指数很高的地方,若同时具备抬升气块的触发机制,则很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事件。(9)对流有效位能CAPE或其中ZLFC为自由对流高度,是(TVP-TVE)由负值转正值的高度;ZEL为平衡高度,是(TVP-TVE)由正值转负值的高度。其物理意义表示:当气块的重力

8、与浮力不相等且浮力大于重力时,一部分位能可以释放,由于这部分能量对大气对流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可转化成大气动能,称其为对流有效位能。表示在自由对流高度之上,气块可从正浮力作功而获得的能量。通常计算的CAPE对应于埃玛图上正面积所对应的能量。(10)最佳对流有效位能BCAPE在最底层200hPa层次内,找出假相当位温最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