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76971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8-09
《第3课时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课时 近代前期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课程标准考点搜索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①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②洋务派的“中体西用”学说;③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代表人物、内容及意义。高考关注点1、了解近现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发展过程及历史背景、重大影响。2、多角度比较,体会近现代进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注意从文明史观、现(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关注
2、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产生的影响。1、“一条主线”: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2、“三大特征”:3、“四个阶段”:4、近代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5、近代前期(1840—1919)中国人民探索强国之路的特点(1)广泛性。各阶级、各阶层、各种派别积极参与。(2)普遍向西方学习,探求真理。(3)探索具有层次性。(4)取得一定成果,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一、基础知识理一理:1、“开眼看世界”——地主阶级抵抗派(1)背景8(2)代表人物及其目的(3)实践活动(4)理解升华:“开眼看世界”的核心主张及不足是什么?“开
3、眼看世界”主要是地主阶级抵抗派为实现维护清王朝统治,抵抗外来侵略而发起的活动,核心内容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局限性是没有付之于实践,影响也仅限于部分知识分子中间。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主阶级洋务派(见材料)3、维新变法思想:——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一)早期维新变法思想:(1)产生背景(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评价(二)康梁维新变法思想:(1)产生背景(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主要实践活动(4)评价(三)、走向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潮(1)产生背景(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3)主要实践活动(4)评价4、三民主义——资产
4、阶级革命思潮(参看上一学案)5、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潮(1)产生背景(2)概况(3)主要内容(4)评价86.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原因是什么?(2)基本历程:第二部分:重难要点想一想1.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到什么作用?2、近代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的三个政治流派及其核心主张。3、对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的认识和理解4、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史学界有三种说法:观点一:全面肯定新文化运动,它沉重打击了封建文化,挣脱了旧道德的桎梏。推动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进步,为马克
5、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开辟了道路。观点二:大部分肯定新文化运动,突破了封建文化的垄断。但有些口号过于偏激,如“打倒孔家店”。观点三: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许多不足,没有改变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运动只限于少数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缺乏群众基础。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谈谈你的理由。5、如何正确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8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解放潮流时 间思想探索特 点实 践19世纪40~70年代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1915年起新文化运动中体西用与维新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的比较 中体西用与洋务运动维
6、新思想与戊戌变法目的内容政经文军实质(1)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端;(2)地主阶级自救运动(1)中国近代化深入制度层面的首次尝试;(2)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8立意本课时教材重点主要有四:一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同政治派别向西方学习的主张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二是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不同内容及各自影响;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意义;四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中体现出的“器物——制度——文化”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规律。研判新文化运动前后期的不同内容及各自影响【时空定位】中国近代前期知识线索梳理:按时间段列出下列结构。近代经济结构的变
7、动列强侵华史实———————————————————————————————————18401860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包括思想)从文明史观和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文明史观看:它是中西文明碰撞的必然趋势和选择。从近代化史观看:“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迈出了思想近代化的第一步;“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维新思想推动了近代第一场“政治近代化运动”;民主共和思想引导的辛亥革命是近代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近代前期进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1)林则徐等地主阶级改革派主张“师
8、夷长技以制夷”,但它既未付诸实践,也未触及中国封建专制制度。(2)洋务派继承了林、魏等人“师夷长技”的方略,并将它付诸于实践,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方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