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设备自主研发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

ID:40856775

大小:21.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08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_第1页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_第2页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_第3页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_第4页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_第5页
资源描述:

《核电设备自主研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面对现实,应对核电设备自主研发新挑战李尔康不久前,《装备制造》杂志的记者张凌先生,就“如何破解中国核电联合研发的困局”问题采访了我。我是写过一些文章,讨论核电技术自主研发问题。有的文章,如《论中国核电技术自主研发之路》(下称《论自主研发》),在网上有比较广泛的传播,引起一定的关注。该文发在网上近两年了,至今还有人在转贴。我在文章中,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可以供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参考。但说要“破解困局”,我从不认为,自己的文章能起那么大的作用,这次采访也达不到那个目的。1.核电设备自主研发的新动向回应采访,我提出了

2、一个看法:现在核电设备自主研发方面,出现了某种令人鼓舞的新动向。也就是说,出现了下端和上端两个积极性。下端:设备制造企业;上端:主导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的权力者、智囊团和技术公司。我在《论自主研发》中曾说过,“国内的设备制造商对国产化有极大的积极性。看到核电站建设所需的那么多设备的大额订单被国外制造商拿走,他们心急如焚,但苦于技术落后、没有经济实力,只好望洋兴叹。”尽管他们心情急切,但他们已做的和能做的事情不多。现在不同了,那些制造企业自主研发核电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沈鼓为了开发主泵技术,建立了“核泵工程技术研

3、究中心”,开展全面攻关;一重在研制秦山二期扩建项目(秦Ⅱ扩)的压力容器的同时,承担了红沿河的百万千万级的压力容器的制造和AP1000的压力容器的研发任务[1]。此外,哈汽轮机厂、上海汽轮发电公司、上海一机床等多家制造企业,都在加大投入,整合力量、增加设备,积极开发,为迎接自主开发中国核电建设新高潮的到来,积极地做着工作。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上端有了积极性分不开的。适应引进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成立的“中国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核技”),将研发核心设备的任务下给了这些企业。从此,它们有了真正的工程任务,有了顾主和服务

4、对象,有了研发资金来源,将来制造出来的产品,也不愁没有买主。人们终于看到了,真正的自主研发有了新起点。2.待研发的关键设备:主泵、压力容器和阀门记者问道:“中国核电不能自主研制的关键部件(设备)有哪些?”这里说的“不能自主研发”应更正为“需要自主研发”,因为即使有的设备的研发有一定难度,但还不能说“不能自主研发”。对于这个问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核电办公室主任许连义的答案是:大型锻件、主泵、阀门和焊接技术[2]。笔者认为,这样的提法不妥。因为,这会掩盖了技术转让和国产化中的某些实质性东西。我的意思将会在后文中表述

5、得更清楚。我认为,我们当前国产化的核心问题,仍然是主泵、压力容器和阀门。当然还有别的需要国产化的设备,但最核心的还是这三项。3.上端的积极性是逼出来的有位地位很高的核电权威认为,引进所谓“第三代核电技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跳得更高。”事实是,“巨人的肩膀”不是给你站的,更不是帮你跳高的。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对于我们最关心的三项核心设备,在协议中是怎么规定的吧。关于主泵,美方明确提出六项核心技术不转让,包括:计算机程序、石墨自润滑轴承、陶瓷密封端子、屏蔽套薄板HASTERLLOY材料、不锈钢铸造外壳和外置冷

6、却器等。此外,第四号机组完成后,关于六项技术以外的其它关于泵的制造技术,美方也并没有承诺完成100%的转让。有这些问题存在,主泵等于没转让。压力容器没有包括在许连义的单子里。我猜是因为一重已经承担了红沿河百万千瓦级的压力容器的制造任务,因而被认为对于“依托项目”也已不是问题。事实是,我们拥有的压力容器的技术并不充分,当然希望借鉴更成熟的技术。美方没有说不转让压力容器技术。但他们不提供“大型锻件”和“焊接技术”,压力容器技术100%的转让也是空的。至于阀门技术,美方也不说不转让,但却设了个条件:只要在中国的合资企业

7、不停止阀门的制造,他们就不转让。虽然这是一个很愚蠢的借口,但我们却因此得不到阀门制造技术。像泵、压力容器和阀门这些关键设备,美方没有一项说是不转让的。但是,它所明确的不转让的技术内容和设定的条件,实质上掏空了这些设备的核心技术;还不止如此,还会涉及到其它设备制造技术,如稳压器、主管道等。这样,我们在谈判之初,面临的不能制造的设备,在中美的协议达成后,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同“一开始西屋的态度就非常友好,公司承诺将技术进行全部转让”形成鲜明地对照。显然,根据中美双方达成的协议,中国没有达到引进百万千瓦级的“设备制

8、造技术,国内统一组织消化吸收,并再创新,实现自主化”的目的。签订了这样协议之后,设备制造技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依托项目”建成后,核电站的国产化率也只有70%,仍然上不去。一直坚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造”(下称“引进、吸收”)主张的谈判者,陷入了十分窘困的境地,没法向国家交代。这时,他们终于想起了那些被遗忘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于是才不得不把研发这些关键设备制造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