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

ID:40854004

大小:3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8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_第1页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_第2页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_第3页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_第4页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摘要………………………………………………………2二、关键词……………………………………………………2三、正文………………………………………………………21、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分析……………………………22、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与对策…4四、参考文献…………………………………………………66浅谈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它就是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内化成青少年的自觉行动,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任务。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2、。本文从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的反差、与家庭影响的反差、与教育主体的自我实践的反差等三个方面对德育实效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剖析。并从加强法制、规范成人行为;明确目标,改革德育内容;不断改革,探索德育规律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对策。关键词德育德育工作实效性德育规律隐性德育课程德育工作,简单地说,就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它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德育教育的内涵很广泛,包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法制、纪律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学生日常行为

3、规范的教育。德育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德育内容内化成青少年的的自觉行动,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任务。在社会巨大变革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常常遇到德育现状与客观环境的变化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矛盾往往使现实中的德育教育工作达不到人们和社会对青少年的期望。面对德育工作中的问题,我想就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1、德育实效性问题的分析1﹒1学校德育与社会影响的反差一方面是学校德育工作水平和德育内容、方法不适应德育对象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表现在学校德育的感召力不如社会不良因素

4、对学生的渗透力,学校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作用不如社会侵蚀影响。出现了“5+2=0”效应(学生每周在校五天所受教育,被二天放假受影响抵消)。有统计表明:中小学认为对其思想品德影响最大的依次是:电视电影(26﹒6%)课外书(23﹒8%)教师教导(22﹒4%)课本(18﹒5%)呈现出校内不如校外,课内不如课外的态势。我们村一位在新渡中心学校就读的学生李辉,成绩较好。他后来逢年过节和一些回乡探亲的小老板们一起打牌玩乐。李辉见他们个个是目不识丁,但每年在外当小包头都能挣个十来万元钱,心中羡慕不已,逐渐形成读

5、书无用的思想,成绩骤然下降。经父母和老师的多次劝说,他仍然坚持不读书以后照样可以挣钱照样活得潇洒的观点,最终放弃学业。我们学校像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想法的又何止他一人。另一方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同国内外文化交流不断发展,一时不免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落后腐朽的东西也乘机而入,如尔虞我诈、弄虚作假作风等污染了我们的社会风气,影响了青少年一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全民”6经商热的出现,客观滋长了以权谋私、钱权交易、投机取巧、唯利是图、偷税漏税、走后门等不正之风。这种社会的腐败现象,

6、以它无孔不入的渗透性和贯穿力影响了校园里的童心。因此,有些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了困惑,以迷惘的眼光注视着社会和人生,这也是学校德育难以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1﹒2学校德育与家庭影响的反差众所周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目前我们的家教大致有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分数型。不少家长受传统的人才观“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就是为升学、做官,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于是只注重分数,重智轻德,为了提高孩子的文化成绩,有的教孩子认字,让孩子背课文,给孩子讲解练习题,帮孩子写作文,有

7、的请家庭教师,或送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班,有的孩子买课外辅导书,参考资料,竞赛题,不管质量如何,不知孩子是否看得过来,更不管价钱多昂贵,一律都买,就连价格昂贵的钢琴、学习机教也源源不断地送到学生手中。而对孩子的思想品德、人生价值、社会责任等则问之过少。有的甚至不闻不问。另一种是溺爱型,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增加,一个家庭中往往是二个或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成了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似乎自己是天然的被侍候者。我们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问一个孩子你知道你妈妈最爱吃什么吗?孩子回答:“最爱吃鱼

8、头一—因为每次她都不吃鱼肉,而是吃鱼头。”每个成人都体会得到其中苦涩的味道。我们学校有个学生叫叶伟,今年小学五年级,是个独生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他捧在手里疼。从小养成了说一不二的坏习惯,不管吃什么总要他先尝尝,吃腻了再留给家里人,看见什么好玩的东西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满足他,久而久之就成家中的“小皇帝”。有一天,奶奶七十大寿,客人未就座,他一见满桌子好菜,于是先迫不及待地用手抓吃起来,奶奶生气了说了一声:“孩子,像什么话?等会儿我拿碗盛给你!”话音未落,“啪”的一声,一桌子菜被孙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