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

ID:40843478

大小:628.60 K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8-08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_第1页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_第2页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_第3页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_第4页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_第5页
资源描述: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I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七章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教学目标:1、了解酸碱发展史,掌握酸碱质子理论。2、掌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水溶液的酸度、质子条件及有关离子浓度的近似计算。3、掌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移动的主要因素,掌握介质酸度对弱酸弱碱存在形体的影响。4、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酸度的近似计算及缓冲溶液的配制。5、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理6、理解各种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7、了解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掌握弱酸弱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以及多元酸、多元碱能被准确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条件。8、熟悉

2、各种滴定方式,并能设计常见酸、碱的滴定分析方案。教学重点:1、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水溶液的酸度、质子条件及有关离子浓度和缓冲溶液酸度的近似计算。2、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教学难点: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酸碱水溶液的酸度、质子条件及有关离子浓度和缓冲溶液酸度的近似计算。第一节酸碱质子理论酸碱理论发展史:17世纪中叶,波意尔提出,酸是有酸味的,并能使蓝色石蕊变红色的物质,碱是有涩味的,并能使红色石蕊变蓝色的物质。18世纪后期,化学研究使人们从物质的内在性质来认识酸碱,拉瓦锡

3、提出氧元素是酸的必要成分。19世纪初叶,盐酸、氢碘酸、氢氰酸等物质均不含氧元素而皆含氢元素,于是戴维又提出氢元素是酸的基本元素。19世纪80年代,瑞典化学家阿仑尼乌斯第一次提出了酸碱电离理论:在水中电离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物质是酸,在水中电离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物质是碱。在1923年布朗斯特和劳瑞各自独立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是碱。1923年路易斯又提出了酸碱电子理论,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是碱。一、质子酸碱的概念1、概念:在19

4、23年布朗斯特和劳瑞各自独立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是酸;凡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是碱。酸给出质子以后变为它的共轭碱,这种酸碱之间的关系称为共轭酸碱对如:酸质子+共轭碱HAH++A-HClH++Cl-NH4+H++NH3H2CO3H++HCO3-HCO3-H++CO32-(CH2)6N4H+H++(CH2)6N4[Fe(H2O)6]3+H++[Fe(OH)(H2O)5]2+在酸碱质子理论中,酸和碱可以是中性分子、阳离子或阴离子。象HCO3–在一定条件下既能给出质子,作为酸参加反应,又能

5、接接受质子作为碱参加反应,称为两性物质。如H2PO4-、HPO42-HSO3-二、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酸碱相互作用,发生质子转移,分别转化为各自的共轭碱和共轭酸的反应。就是两个共轭碱酸对之间的质子转移的反应。例:半反应1:HCl(酸1)=H++Cl-(碱1)半反应2:H++NH3(碱2)=NH4+(酸2)总反应:HCl(酸1)+NH3(碱2)=NH4+(酸2)+Cl-(碱1)三、水溶液中的酸碱反应及其平衡常数1、水的质子自递反应H2O(酸1)+H2O(碱2)H3O+(酸2)+OH-(碱1)H2OH++OH-与浓

6、度、压力无关,而与温度有关,250C时=1.0×10-142、酸、碱的解离及酸、碱的强度一元弱酸的解离:HAc+H2OH3O++Ac-HAcH++Ac-一元弱碱的解离:Ac-+H2OHAc+OH-多元弱酸的分步解离:H2CO3H++HCO3-HCO3-H++CO32-多元弱碱的分步解离:H2O+CO32-HCO3-+OH-HCO3-+H2OOH-+H2CO3三元弱酸的解离H3PO4和三元弱碱PO43-Ka与Kb之间的关系。例:已知H2C2O4的求?第二节影响酸碱平衡的因素一、稀释作用1、解离度:电解质在水溶液

7、中达到解离平衡时,已电离的电解质的分子数与分子总数的比值称为电离度即解离的百分率。用α表示。解离度α与溶液的浓度、温度和电解质本性有关。例:HAH++A-若向溶液中加水稀释,使溶液的体积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反应商为Q稀释后,平衡正向移动,即弱酸弱碱的解离度随溶液浓度的减小而增大。例:HAH++A-起始浓度mol/Lc000平衡浓度mol/Lc0-c0αcoαcoα当二、同离子效应HAcH++Ac-Ac-+H2OHAc+OH-在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使平衡向左移动,醋酸的电离度降低。同离子效应:在弱酸或弱碱的电

8、离平衡中加入其共轭碱或共轭酸,使平衡向着降低弱酸或弱碱解离度方向移动的作用,称为同离子效应。如氨水中加入氯化氨。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不含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弱电解质解离度增加的效应,称为盐效应。如在醋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或硝酸钾使醋酸的解离度增大。例7-2三、酸度对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1、酸(碱)的浓度和溶液的酸(碱)度酸(碱)的浓度又叫酸(碱)的分析浓度或总浓度。常用co表示,它是指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