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38802
大小:335.1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08
《运动损伤及运动性疾病的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运动损伤及运动性疾病的防治E-mail:uibep@126.com第五章运动损伤及运动性疾病的防治学习目标:1.正确认识运动损伤,极大地发挥体育的健身效应。2.掌握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减少体育活动的负面影响。第一节体育运动卫生一、准备活动(一)准备活动的作用1.能克服机体的生理惰性人体各器官都具有一定惰性,一般来说,运动器官的发动通常较快些,而内脏器官则需3~4分钟的动员才能进入较高水平的工作状态。2.能加速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提高氧的利用率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增强了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过程,进而提高氧的利用率,为人体进入运动状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3.能调节运动情绪节奏快、
2、强度大的练习,可提高锻炼的兴奋性;节奏慢、强度小的练习,可降低其过高的兴奋性。4.能预防运动损伤准备活动能增强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使关节滑膜液分泌增多,关节活动范围加大,从而避免运动损伤和肌肉痉挛。(二)准备活动的要求体育锻炼前必须做准备活动,切勿不做准备活动就投身到紧张激烈的运动中去。二、整理活动(一)整理活动的作用1.有助于人体机能尽快恢复常态由运动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需要有一个逐步恢复的过程,整理活动可促使这一过程的转化。2.有助于偿还氧债整理活动是一个轻松、活泼、柔和的活动过程,有助于肌肉的血液畅流,排出二氧化碳,消除代谢产物,以达到偿还氧债、减轻肌肉酸痛、
3、消除疲劳的效果。(二)整理活动的要求整理活动应着重于全身性放松,尽量采用轻松、活泼、柔和的练习,活动量逐渐减少,节奏逐步减慢,以促使呼吸频率和心率下降。三、运动衣着与器材运动衣着和运动鞋应符合运动项目的要求,并具有透气性、吸湿性等性能。第二节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创伤或运动性疾病是在所难免的。一、运动损伤的原因(一)直接原因(1)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二)潜在原因(1)人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特点是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因素。二、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对于运动损伤的预防,既要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有所侧重。第三节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一、常见开放性软组织损伤(
4、一)擦伤如果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擦伤面较脏或有渗出液时,应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二)裂伤裂伤伤口边缘不整齐,组织损害广泛,严重者可致组织坏死。(三)刺伤刺伤特点是伤口较小但较深,可能伤及深部组织器官,或将异物带入伤口深处,容易引起感染。(四)切伤切伤伤口边缘整齐,出血较多,但周围组织创伤较轻。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等属于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一)早期指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以内,组织出血和局部出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等征象的急性炎症期。(二)中期指受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以后,此时出血已经停止,炎症逐渐消退,局部仍有肿胀,肉芽组
5、织形成,并开始吸收,组织正在修复。(三)后期损伤基本修复,肿胀、压痛等局部征象也已消除,但功能尚未恢复,锻炼时仍感疼痛、酸软无力。三、关节脱位在外力作用下,使关节面彼此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称为关节脱位,又叫脱臼。四、肌肉痉挛指肌肉进行不自主的强直性收缩,变得坚硬,俗称抽筋。五、运动中腹痛泛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时产生的腹痛。六、运动性肌肉酸痛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特别是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运动之后往往感到肌肉有酸痛感觉,这在运动医学中叫运动性肌肉酸痛。七、重力性休克在赛跑的时候,下肢肌肉活动剧烈,但由于肌肉节奏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能顺利地返回心脏。第四节运动及日常生活中
6、的现场急救一、急救的意义和原则对体育运动中发生的严重损伤进行及时、正确的临时性处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和感染,并为转送医院作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这对挽救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抓住主要矛盾,先急后缓现场急救,如果同时出现多种损伤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急救。(二)判断准确,施行正确方法急救人员要正确判断损伤性质和程度,并施行正确的抢救。(三)分秒必争,临危不惧危救时必须分秒必争,临危不惧,当机立断,切勿延误时机。二、急救方法急救技术有止血法、人工呼吸法、搬运法等。(一)止血法1.冷敷法这种止血法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冷水冲洗或用冷毛巾敷
7、于伤处,有条件的可使用氯化烷喷射。2.抬高伤肢法把出血的肢体抬高超过心脏水平,这样可降低出血部位的血压,减少出血。3.压迫法其中有指压法、绷带法、止血带法。(二)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法也有多种,其中以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心脏胸外挤压法最有效。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首先清除患者口中的分泌物或呕吐物,松开衣领、裤带和胸、腹部衣服,并及时将患者仰卧,头部后仰,托起下颌,捏住鼻孔,压住环状软骨(压迫食道)以防空气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