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36500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8
《廉颇与蔺相如(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廉颇与蔺相如》学案(第四课时)教师版【学习目标】1、梳理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回顾人物写作手法,重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2、分析掌握人物形象。3、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学习重难点】回忆并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课前预习学案一、内容梳理,回顾各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段,介绍廉、蔺的身份和地位。廉详蔺简突出了二人不同的地位,对比鲜明,为二人下文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第二段到第五段,完璧归赵,功成加官
2、第六段到第七段,渑池之会。第八段,负荆请罪,廉蔺交欢。二、本文运用了哪些人物表现方法?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一是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性格。课文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则典型故事表现两个人物的性格,尤其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蔺相如的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审时度势之智。(2)知人论世之智。(3)随机应变之智。(4)争取主动之智。他的勇主要表现在:(1)敢挑重担之勇。(2)不畏强暴之勇。(3)不怕牺牲之勇。(4)隐忍退让之勇。二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作者始终将人物置
3、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是人物特征鲜明突出。三是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一个“视”字,刻画出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和从容应对的神色。四是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璧有瑕,请指示王”,出语平和,意态从容,诚恳机巧,因而才会达到“王授璧”的目的。接着一番话,则雄辩折人。“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先交代事情的缘起,指出是秦王首先求请,逼使对方不得无礼违诺。等等类似的地方,有理有节,轻重得当,有刚有柔,缓急适度,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质智,能言善辩。
4、五是运用对比衬托之法刻画人物。廉蔺二人,性格有同有异,一主一次,一详一略,相映生辉,使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另外,写秦王得璧时的得意,被蔺相如将璧骗回时的无奈尴尬,蔺相如请他击缻时的愤怒,不得不击一下时的难堪,以及秦王左右的种种表现,都非常有利地衬托了蔺相如的智谋和勇气。课堂探究学案一、检查预习二、独立完成下列文言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复习。1、注音缪贤()舍人()汤镬()渑池()缻()睨柱()佯狂()刎颈()列观()倨()42、通假字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臣愿奉璧前往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召有司案
5、图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拜送书于庭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设九宾于廷3、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的类型并解释(1)使动用法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完璧归赵使……完整毕礼而归之使……回去大王必欲急臣使……着急(2)意动用法且庸人尚羞之以...为羞耻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以...为先;后,以...为后 (3)名词活用为动词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走上前于是相如前进缻走上前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怀里揣着左右欲刃相如杀臣乃敢上璧送上(4)名词作状语卒廷见相如在朝廷
6、上奉璧西入秦向西怒发上冲冠向上间至赵矣从小路4、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1)其势必不敢留君古:从情势看一定今:一定(2)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古:近臣今:左边和右边(3)请指示王古:指给...看 今:上对下指导、命令(4)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信约今:限制管束使不超越范围(5)明年复攻赵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6)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今: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古:指内外亲属.今:仅指外
7、亲属(8)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古:不去今:不中用;不好。5、一词多义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大王亦幸赦臣幸而则幸得脱矣侥幸缦立远视,而望幸焉被宠幸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受宠幸今事有急,幸来告良幸亏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希望负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秦贪,负其强凭借,依仗负荆请罪背着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失败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承担誓天不相负辜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对不起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4徒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空,白白地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强秦之所
8、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只是徒慕君之高义也只是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相如引车避匿调转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拉,牵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开弓将军夜引弓拉开敢竭鄙诚,恭疏短引引言引兵欲攻燕带领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引退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引来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经由通过不如因而厚遇之,便归赵趁机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凭借,就着秦军解,因大破之于是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根据凭借列不欲与廉颇争列位次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列出大王见臣列观一般的,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