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碑刻简介

广西碑刻简介

ID:40836250

大小:148.6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08

广西碑刻简介_第1页
广西碑刻简介_第2页
广西碑刻简介_第3页
广西碑刻简介_第4页
广西碑刻简介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西碑刻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广西回族碑刻简介据南宁回族最新的人口统计。2008年,广西有回族人口约3.5万人,在自治区内各少数民族中列在第7位。据广西柳州、桂林民间口碑资料,认为回回先民最早进入广西是在宋元时期。据说,柳州市东门外鹧鸪台清真寺原有一块石碑,上面有关于回回先民随狄青南征的记载,并说这些人后来留居柳州。直到太平天国与清军在柳州展开激战,鹧鸪台清真寺被毁,此碑无存。据《广西通志·宗教卷》记载:穿山清真寺是广西历史上最早的一座清真寺,建于元代初期。但回族传入广西的高峰是明清时期,广西回族穆斯林的白、马、宋、常等20多姓氏大都是明清进入广西定居。据广西伊协1990年对

2、区内各地调查得出,,全广西曾建清真寺37座,从其始建年代来看,元代1座(现存1座),明代5座(现存3座),清顺治至乾隆年间13座(现存11座),嘉庆至清末9座(现存5座),民国年间5座(均无存),年代不详的4座(现存1座)。由此可说明大量进入广西的回族穆斯林为明清两代。又《中国回族大词典》载:马昆岗,广西马姓回族两大支始祖之一,明河北宛城人,因无心仕宦,乃游历名山大川,曾先到广东,后入广西,定居临桂县旧村,随后迁桂林、南宁诸地。《柳文》中写道:(在柳州)“北京宛平县教门明故马公汝林之墓,生于庚午年十月十八日,殁于昭武元年十一月十八日。”碑中的昭武

3、元年即康熙十七年。从文字史料记载,从宛平进入广西的伊斯兰人,其始祖为马昆岗,氏族谱载:“昆岗公系直隶省顺天府宛平县籍人。顺治九年,卜居广西桂林村临桂县之旧村。”这说明柳州的“宛平马公汝林”是从桂林移居柳州。总的来看,广西回族最初的聚居点是以桂林为中心的,这主要是元明时期。在这之后的明末清初,随着桂林回族聚居点的不断扩大和增加,以及外省回族继续流入,桂林回族开始向柳州、南宁和百色等地迁移。这样在柳州、南宁和百色地区的回族聚居点开始形成,或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回族和伊斯兰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凡是有回族的地方,都建有清真寺。有清真寺的地

4、方,在多数情况下,一般也都立有修建清真寺碑记、碑刻,用以记录清真寺的兴建史及当地回民的基本情况。碑记和碑刻记载的内容多种多样,如清真寺修建与重修碑记,教义、教理碑记,捐资助学碑记和记述民族关系碑记等等。本文从桂林起就广西回族和伊斯兰教的碑刻收集情况及碑文的主要内容作一些初步的介绍。桂林作为回族在广西生活、发展的起始站,其回民人数占的比例最大,清真寺也是最多的地方,寺碑内容主要是根据儒家文化来阐明回族伊斯兰教的教义、教理的碑记,如《桂林崇善路清真寺碑记》和《桂林崇善路清真寺核理法供膳碑》。《桂林崇善路清真寺核理法供膳碑》现尚存寺内,高110厘米,宽

5、60厘米。该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嘉庆十四年扩建修葺,占地3亩,是桂林市当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可观的清真寺。碑文开头提到“吾教……其讲明而切究者”,“与儒教敦伦饬纪,正黜邪道若同途”。继而强调了培养经学人才的重要性,“教既得其正,而学尤其人”。并希望“来兹学者体乐育之师心,思期望之众意,书而讲贯夕而习后传,道学昌明”。碑文曰:尝思正教是明而后至道著。吾教流传中域千有余年,其讲明而切究者,罔非忠孝廉义之行,与儒教教伦饬纪、正黜邪道若同途。第教既得其正,而学尤得其人。末寺自延元长马阿洪以来,学问渊博,经术湛深,固不胜述,即平日训诲之间,

6、口讲手画,朝夕勤劳,切切然以明道,为□者一时所推,夫是以闻风景仰四方,来学者不啻十之九焉。然而从学既众,供应之资每月乐有捐项,固见劝善之仁,而日用莫敷,犹需得饷之助。末等羡教学之得人,快斯道之有寄,相与捐资,积累十余年,子母相权,幸获多金,既有房屋田亩,归入收租,而供应薪水,始克补其不足。虽然是举也,愿来兹学者,作乐育之师心,思期望之众意,昼而讲,夕而习,复传道学昌明,庶不失等清以白其心。廉以洁其志之冀幸云尔。是用勒石,以垂不朽。一、置黑窑巷内牯山田共六丘,该税小米一斗六升,价银六十两;一、置西门内外桥边铺房一所两间三进,价银一百五十两;一、置龙

7、神庙大街铺房一间,价银二百五十两。道光十年岁次庚寅孟夏谷旦麻承福:《桂林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8页。又如,广西桂林潜经村“宗约”碑,它反映了广西桂林地区回族的情况,以及社会变迁对他们生活习惯何宗教信仰带来的冲击。据民国时期记载,潜经村居民约百家,其中四分之三为回族,但“彼等均知为教门,而失却教义之依据,故风俗、生活与汉族无异”。该“宗约碑”记述了乾隆中叶该村回民祖先受汉文化影响修建家庙的情况。予族之先人,故老流传非西粤人也。第知出于洛阳,亦不知来自何时。考之断碣残碑,仅见十一代之祖宗信公为始,而以上寂无闻焉。此固代远年湮

8、所致,实关后人不立家庙故也。今予族众除移居别村外,尚二百余户。虽世家巨族,而孝弟之道乌不可讲。前己巳春,商之阖族,以宗祠未建,无以修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