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

ID:40824734

大小:74.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8-08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_第1页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_第2页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_第3页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_第4页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姚红丽五下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轴对称    教学反思:1、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数学概念是“如果平面到其自身的一一变换的每对对应点A、A′,都垂直于同一直线l,且被直线l平分,则这种变换叫做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直线l叫做对称轴,对应点A和A′叫做关于轴l的对称点,在直线反射下的对应图形叫做关于轴l的对称图形。”课题旋  转 教学反思:通过让学生举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例子,学生理解很好,又通过动作,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激发了学习兴趣.课题: 欣赏设计教学反思:一课三有看似简单的教学内容,平淡无奇的教学设计却在学生们张扬的个性中变得

2、有生有色起来。这“生”与“色”缘自何方?我反思教学,归纳为“一课三有”。教师:有思考价值的提问 价值1:简单明了的两个问题促使学生对图形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回顾与梳理。平移是二下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前两课时基本没有涉及,复习回顾,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价值2:有对比就有鉴别,虽然平移、旋转和对称都属图形的变化,但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和性质。通过对比,促使学生同中求异,正确区分知识点,有效避免知识的混淆。学生:有敢于质疑的精神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反思:通过讲这次课,我深感自己的理论功底浅薄。

3、为了使自己的成长的更快,我要多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资料,多看数学专业方面的课例、杂志。及时做好读书笔记,不断的关注课改前沿信息,用坚实的理论知识充实自己。(2)多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要积极向其他老师学习,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多问。把握好各种学习机会,通过各种渠道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21(3)多思考——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自己的教学特点经常地进行思考,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教学经验日益丰富,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

4、色。(4)多反思——不断地进行反思性学习。在教学中对教材认真分析,认真设计每一节课,并及时对每节课进行反思,认真分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反思提高自己业务水平。教学感悟:根据乘法算式说明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比以往用“约数和倍数”来描述,学生掌握得更快、更好。我想成功源自于充分利用了“因数”与“因数”、“倍数”与“倍”之间的共同点,使学生找到学习新概念的助推器。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多给学生探索的空间,思考的时间,教学效果很好。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通过给学生自己思考方法、规律,

5、加深记忆。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它的学习是建立在因数和倍数、2、3、5的倍数学习基础之上的,而启下则是指它是后面学习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的基础,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今天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一个字可以准确概括“难”。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可因为概念太抽象,所以仍旧有许多学生都难以理解。二、本课要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的各种概念、知识,如找因数的方法、“2、3、5倍数的特征”……,所以只要

6、某一个知识环节稍稍薄弱,就可能出现判断失误。针对上述情况,准备再加一节练习课,帮助学生对奇数、偶数与质数、合数加以区分,对分解质因数加以补充教学。课题:质数的练习课21教学反思:                “你知道吗”仅仅是知道就行了吗对于新课标教材许多章节后面的“你知道吗?”如何把握标高,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即可,还是必须掌握?新课标教材中“你知道吗”从内容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另一类则是相关数学史或小知识的简介。根据内容的不同,对于“你知道吗”的教学标高定位也应有所区别。如

7、本册教材中24页的“你知道吗”是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这部分知识点是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还有教材81、83、92页的“你知道吗”也属于这一范畴,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至于26页的“哥德巴赫猜想”属于数学小知识,62页分数记数法则属于数学史的介绍等,这些内容学生只需了解即可。大家觉得这样的分析合理吗?你们又是如何确定教材中“你知道吗”的教学标高的呢?第三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题: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反思:1、对于长方体长和宽如何确定?长方体的长和宽到底如何确定?是以底

8、面长方形的长边为长,短边为宽,还是以长方体水平放置后左右方向的棱为长,前后方向的棱为宽?这一问题在我校数学组内产生了争议。其实,如何确定长方体的长、宽、高可能只是人们的一种约定俗成。无论如何确定,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都不会因此发生改变。但如果按左右方向为长、前后方向为宽,垂直方向为高,那么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如下规律:长方体的前、后面=长*高*2长方体的左、右面=宽*高*2长方体的上、下面

9、=长*宽*2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必躬行。有人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