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823683
大小:739.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08
《《病梅馆记》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病梅馆记》建湖职教中心夏月华说课内容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程说反思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病梅馆记》是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语文》第四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龚自珍。从本单元单元提示来看,本单元阅读的训练重点是读懂意思。读懂意思不仅是读懂文章的字面意思,还能通过记诵、感悟、辨析、揣摩、比较、质疑等方法,深入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探讨文章的思想内涵,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同时,“托物言志”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点,针砭时弊,呼唤个性解放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新课程改革标准中强调,教师应充分把握教材的特点及所教科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
2、用,教学中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认知目标:理解重要的文言字词,疏通文意,掌握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能力目标:理解本文如何托物言志,掌握“托物言志”的特点。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摧残压抑人才的痛恨之情以及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感情。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引导学生探讨人才观。教学重点:①理解文言词书语法现象。②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文中的运用教学难点:①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寓意。②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引导学生探讨人才观。二、说教法(一)是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方
3、法之一。我先后设计运用了录音范读、个别朗读、齐声诵读三种方式,借以起到强化感知课文的作用。(二)是串讲法。课文学习中,将文言字词置于具体的语句中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三)是提问、启发式。启发性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孔子从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地思考状。三、说学法:1.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2.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在课外搜集作家、作品及写作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3.要求学生课前、课后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理解文意。
4、4.拓展性学习。“得法于课内,启发于课外”将所学知识积极向课外拓展。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比较学习。将所学课文与课外文章比较阅读,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四、说教程导入新课学习新课简介作者背景简介课文分析分析“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主旨归纳合作与探究课外延伸(一)导入新课课前营造氛围(播放费玉清演唱的歌曲《一剪梅》,屏幕显示梅花的图片。)使学生通过欣赏歌曲与图片,直观地感知梅花的高洁品质。此后,以欣赏古今有关“咏梅”的诗词和梅花盆景导入,让学生在欣赏名句名盆的同时,深切感受文学作品中梅的形象。再话锋一转,指出梅的形象在本文将有不同之处。(
5、启发学生将自然生长之梅与盆景之梅作比较)(二)初读课文1.听课文朗读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给下列字词注音:(展示幻灯片)2.学生齐读课文一遍(检查学生熟读情况)(三)简介作者:(展示幻灯片)龚自珍(1792~1841)又名巩祚,字璱人,号定盦,浙江仁和(现在杭州市)人。出身于一个世代儒学的官僚家庭。龚自珍是清代后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之一。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支持林则徐查禁鸦片。他对清朝严酷的思想统治和腐败的政治深感不满,力主“更法”,“改图”,废科举,重真才,以求挽救危局。他同林则徐、魏源等人组织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之学,宣传
6、改良主义思想。但即使是改良主义,也仍然为保守势力所不容,所以他一再遭受排挤打击。在北京辗转十年,都只是当小官,最后还被迫弃官回乡。但他的革新思想在当时产生很大的社会影响,并对后来的维新派政治改良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本文写于1839年,是作者辞官南归之后寓居江苏昆山时所作。(四)、背景简介:(展示幻灯片)背景资料(1)选拔人才——八股取士背景资料(2)大兴文字狱(五)课文分析:1.整体感知:①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表明作者写作意图的主旨句②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疏通语句,归纳段意。(提问、讨论、归纳)2.透析重点、难点:①“梅”与“病梅”有何区别?(提示学生
7、联想前面看过的梅花盆景)③评梅的标准:②病梅是如何产生的?④病梅的形成,哪些人是罪魁祸首?⑤斫、养、删、夭、锄、遏(串讲此6个关键词)(摧残梅的手段)⑥如何疗梅?⑦词类活用:(展示幻灯片)(六)、具体分析“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生平,时代和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寓意。(2)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激愤之情的语句(3)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师生共同小结。师生总结:本文表面写梅,时间是借梅议政,揭露封建统治者摧残和压抑人才的残酷现实,表达了作者强烈呼唤思想解放,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感情。(七)、主旨归纳;(提问,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展示幻灯片)作者通过谴责
8、人们对梅花的摧残,形象的揭露和抨击了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