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

ID:40821201

大小:575.61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8-08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_第1页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_第2页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_第3页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_第4页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精确算法·2011-07-2717:07:09·浏览:9243 次·来自:·分享:·  晶体硅太阳电池制作过程中由于扩散制结、印刷电极等操作,在电极与硅片的接触面上会产生接触电阻。上表面的接触电阻为栅线和总线与扩散层的接触面产生的电阻,下表面的接触电阻为背电极与基区的接触面产生的电阻。同时在太阳电池内部也存在基片电阻、扩散区的薄层电阻等。在运行时这些电阻和负载串联在同一回路上,称为电池的串联电阻,常用咫表示。减小串联电阻可以提高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  Caballero提出一种计算太阳电池串联电阻的模型,我们对该模型及其模型中的数学表达式进行了验证。对丝网印刷太阳

2、电池,根据其结构进行定量计算。首先根据太阳电池的结构(图1)做出串联电阻等效电路(图2)。     图2中Rbus表示总线的电阻,Rf表示栅线(finger)的电阻,Rfc表示前接触层(frontcontact)的电阻,Remitter表示扩散层。(emitterlayer)的电阻,Rb表示基区(base)的电阻,Rbc表示背接触(backcontact)电阻。太阳电池的总串联电阻匙为上面6个分电阻之和:    一、串联电阻各分电阻数学表达式推导  下面我们将部分推导验证串联电阻构成要素的电阻表达式,首先给出扩散层的功率表达式:放人电池模型整体中,其中:式中:JL是光生电流密度,S表示

3、栅线间隔,L为电池边长,n为栅线数,Re为扩散层电阻。  对于前后接触电阻,Rfc和Rbc应用半导体一金属接触电阻除以接触面积;对于前接触面,接触面积为栅线的底面积加上总线的底面积,并减去栅线和总线交叉部分的底面积,栅线底面积为(L/s)wfL,总线底面积为2(L/s)wbusS,交叉部分面积为2(L/s)wbuswf,且前接触电阻率为Rfrontpaste,所以前前接触电阻为: 对于背接触电阻,接触面积为L2,背接触电阻率为Rbackpaste,可得背接触电阻: 综上可知,串联电阻各部分电阻的表达式如式(10)、式(15)、式(18)~式(21)所示。二、利用模型对串联电阻进行计算 

4、 以工业生产中典型的125mmX125mm电池进行具体计算,将参数代人公式,先计算各部分数值,最后计算出串联电阻。电池基区厚度Wbase为240μm,硅的电阻率ρbase为1 Ω·cm,:对于总线电阻Rbus,式中n表示焊接点的数目,又总线厚度hbus为5μm,结合上面其它数据,可得:对于前接触电阻Rfc,Rfrontpaste。为1.0x10-4Ω·cm ,结合前面数据,可得:对于背接触电阻Rbc,Rbackpaste为1.Ox10-4Ω·cm,结合前面数数据,可得:  三、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  我们取n=8,利用生产线测试数据来验证该串联电阻数学模型是否与实际相符。取n=8时,

5、Rs=4.838mΩ。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电池的实际测试串联电阻在4.533mΩ到5.085mΩ的范围内。我们以这些串联电阻实测值的平均值作为串联电阻的实际值,即:四、结束语  南此我们可以看出:该模型的计算结果误差很小。与实际测量结果吻合度高。根据建立的电池串联电阻数学模型,可以进行定量计算太阳电池串联电阻大小。并且将来可以进一步分析串联电阻与焊接点数目、温度的关系,建立串联电阻与焊接点数目、温度的函数表达式。最终找到减小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的方法,提高开路电压,提高电池的转换效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