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

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

ID:40806854

大小:205.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07

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_第1页
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_第2页
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环境工程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探讨杨雪伶(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昌平公路分局,北京102200)摘要:北京山区公路大多为盘山或沿溪走向,为满足公路技术要求必须开山或架桥,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避免。因此如何维持原有生态平衡、恢复植被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着重阐述了运用工程和绿化相结合的手段解决北京山区公路建设与生态恢复的问题,将生态平衡恢复到建设公路以前的水平或有所提高。增加公路经过地区的绿量,改善局地小气候,防治水土流失。防护公路,保证行车安全,为行旅提供舒适环境。提高公

2、路沿线自然景观价值。弃渣边坡植被恢复,种植密度考虑近期和远期效果相结合,植物配置考虑乔灌木相结合,常绿和落叶相结合,绿叶植物和色叶植物相结合,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立体覆盖的景观效果。关键词:绿化工程:修建公路;弃渣边坡;植被恢复中图分类号:U416.1文献标识码:B北京山区公路大多为盘山或沿溪走向,为满足公路(1)生态植被袋技术。(2)客土喷播技术。(3)技术要求必须开山或架桥,山区公路建设土石方数量岩面垂直绿化技术。(4)铺设生态植被毯技术。(5)大、结构物多、开挖范围广,容易造成植被破坏和水土边坡

3、稳定处理技术。(6)覆盖土壤(客土改良)。对于流失,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难以避免。做好山区公路坡度适宜、土源充足的条件下,最简单的创面修复办法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即可使生态环境得就是覆盖土壤,土壤是植物赖以生存的根基。到保护,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又可保护公路设施,有2.2绿化措施利于行车安全。因此如何维持原有生态平衡、恢复植被坡面绿化是植被恢复的主要措施,修建公路开山山是山区公路建设中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体创面自然条件差,水资源缺乏,导致栽植植物不易成活,因此,在生态植被恢复工程

4、中,必须考虑使用保水1植被恢复的理论基础剂、生根粉处理等技术进行生态植被恢复。1.1生态学理论2.3配套措施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2.3.1水利配套机理的科学。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考虑上游水的截流和引排,保证上游的来水能一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对象,二是以人工生态系统(即够顺利排除,避免上游水对恢复植被区域的冲刷,减少受人类干扰或破坏后的生态系统)为对象,三是以社会水土流失,此项措施是植被恢复成功的重要保障。其生态系统为对象。次,为了保障栽植、播种的植物成活,需建

5、立相应的配1.2恢复生态学理论套供水设施。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退化生态2.3.2养护管理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技术和方法及其生态学过程和机理的在植物种植和播种后,应及时进行灌溉,保证苗木学科。这里所说的恢复是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的自然生态成活和种子的发芽。及时进行补栽,适时施肥和浇水,系统,使其重新有利于利用,并恢复其生物学潜力,也及时对裸露根部进行培土。称为生态恢复。人为设计理论是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3植物良种选育技术建直接恢复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在修建公路开山山体创面恢复

6、植被的过程中,首先2植被恢复的主要技术措施要解决植物生存的基本条件,即适应的基质(土壤)和2.1创面修复措施充足的水分条件,其次是选择适应的植物材料。植物材作者简介:杨雪伶(1962-),女,北京人,工程师,从事公路绿化施工与养护工作。1762010年04期(总第64期)料的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乡土性原则、4.2坡面工程防护高抗逆性原则、根系发达原则、常绿、景观效果明显原本项目采用连锁式混凝土预制件形式进行坡面防则和互利共生原则等。主要技术措施如下:护,用1号、2号混凝土预制件连锁安装实现

7、坡面覆土(1)适宜的乡土植物:臭椿、荆条、榆树、山杏、的基本稳定,在此基础上进行绿化。其中1号、2号混柠条、酸枣、胡枝子、二月兰等。凝土构件为加筋混凝土预制件,1号为锁墩,2号为连(2)适宜的生态景观树种:油松、侧柏、刺槐、小杆,两侧边缘以现状稳固山体为支撑边界,下部设毛石叶杨、黄栌、五角枫、紫穗槐、沙棘、丁香、紫花苜基础墙,整体坡面形成连锁式稳定结构。蓿、五叶地锦、火炬等。4.3绿化植被恢复(3)植物品种的选择和配比:需要考虑长短结合,绿化是在连锁混凝土框架形成的框格内进行,以油保证植物品种结构的合

8、理稳定。松为绿化主体树,配置黄栌、丁香、绣线菊、紫穗槐、(4)合理的密度:根据不同植物苗木所占营养空间火炬、金叶莸、沙地柏、美国地锦等实现多树种、多层大小决定种植密度,一味追求大密度,虽然能够尽快形次的复合立体绿化布局,丰富绿化景观(见表1、表2、成植被覆盖,但是密度太大会造成幼苗不能正常健康成图2)。长,并且不利于灌木层的形成,密度太小不利于植被覆盖的形成。4植被恢复在南雁路弃渣边坡的应用南雁路山区段是上世纪50年代开山修路,路面一侧为山体,另一侧为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