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

ID:9454667

大小:57.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5-01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_第1页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_第2页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_第3页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_第4页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中应用  1高陡边坡植被恢复存在的问题  高山峡谷地区的生产建设项目,尤其是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形成坝肩、厂房等开挖边坡,导流洞、交通洞、引水隧洞等进出口开挖边坡以及料场开采边坡等高陡边坡。由于工程建设改变了这些边坡的自然生态,隔离了原来岩石边坡的地气和水微循环系统,使植物缺乏自然生长机质,若不进行植被恢复,将形成大面积块状的裸露基岩或喷混凝土坡面,与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反差,影响视觉景观及生态效应。因此,在工程建设后期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中,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是水土保持工作重点之一,同时,也是难点之一。  本文以猴子岩水电工程料场边坡植被恢复为

2、例,对高陡边坡植被恢复节水技术的运用进行研究,以提出适宜的节水系统,有效地改善该类边坡植被恢复效果。  猴子岩水电站建设形成的较典型的高陡边坡主要是桃花石料场开采后形成的边坡,该料场采用分级开采施工工艺,边坡每隔15m高设置一道马道,马道宽3m,边坡坡比为1∶0.4,开挖后的施工通道不再保留。开采形成的高陡边坡上植被赖以生存的土壤不复存在,地下水的补给及天然降水的蓄积均无法实现,水肥条件也发生巨大变化。高陡边坡植被恢复存在以下问题:(1)立地条件差,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缺乏,主要靠人工形成马道种植槽回覆土壤;(2)施工条件差;(3)灌溉等养护难度大。  2节水技术在高陡边坡植

3、被恢复中应用的必要性  从目前国内该类工程区情况来看,高陡边坡植被恢复效果较差,其原因主要包括植被立地条件较差、抚育措施跟不上等,因此,土壤水分是高陡边坡植被生长的限制因素。其中水源缺乏,无法灌溉,土壤水分不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是一个关键原因。工程建设形成的高陡边坡,土壤缺乏,只能靠人工覆土形成种植槽、穴等恢复植被,其土壤保水能力较差,仅靠自然降雨,不采取任何措施,很难满足植物生长需水要求,特别是雨量分配不均的干热河谷等区域,植被恢复则更为困难。对生产建设项目来说,由于缺乏交通条件,高陡边坡植被恢复如采取灌溉措施,实施较为困难,灌溉成本也较高,无法长期人工养护。因此,寻找有效

4、、经济、运行管理简单的灌溉养护措施尤为重要,节水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目前国内水电站数量之多,形成高陡边坡较多,植被恢复较为困难的情况下,运用节水技术,改善植被恢复效果,特别是对于降水分配不均的干热河谷地区,使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3节水技术选择  3.1主要节水技术  目前,可用于生态修复的节水技术主要包括节水灌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及非常规水源的利用等。  植被恢复和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节水灌水技术主要有喷灌和滴灌;农艺节水技术主要包括选种及配置结构措施、纳雨续墒松土技术,覆盖技术,化学制剂调控水分技术,增施有机肥、水肥耦合平衡施肥技术[1];生

5、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植被恢复中的非常规水源的利用主要指雨水利用,目前雨水利用技术主要有就地拦蓄入渗技术、保水技术、富集叠加高效集约利用技术。  3.2节水技术的选择  高陡边坡植被恢复主要借助人工手段形成马道种植槽回覆土壤后种植植物。但由于自然条件和施工条件差,导致土壤回覆量有限,保水能力较差,植被恢复效果也相应较差。再加上该工程区为高山峡谷地区,属干热河谷区,降雨量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仅为593.8mm,蒸发量却高达2553mm。这种情况下种植槽内土壤水分更难满足植被生长需要。同时,由于料场区边坡较陡,高度较大,开挖后施工通道不再保留,后期植被采取人工灌溉养护

6、则较为困难。  根据桃花料场的特点分析,料场开采后形成高陡边坡,在施工结束后,施工通道不保留,同时也无运行维护人员。如采取常规水源的引水灌溉措施则需要从大渡河内抽水,并需要运行人员进行操作,灌溉成本较高,因此很难实施。本区域年均降雨量为593.8mm,如能很好的利用雨水资源,采取有效简便的雨水利用措施,则可降低成本,在后期无运行维护人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的补充土壤水分,满足植被需水要求。就地拦蓄入渗技术简便易实施,且后期维护较少,该技术利用水分的重力效应和土壤的水库效应,通过采用营造微集水面和整地措施,使降雨就地拦蓄入渗,提高土壤的贮水量,进而提高植物对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

7、水技术的覆盖和添加保水剂的措施,可抑制水分蒸发或延缓土壤中的水分蒸发、调控土壤水分,从而延长土壤的有效持水量时间。农艺节水技术中选种及配置结构措施,是本工程首要采用的节水措施,主要从选种入手,选择适宜本地气候及高陡边坡的特殊立地条件的植物种,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植被成活率。初步分析采取三种技术易于操作,维护简单,成本较低,对于桃花料场植被恢复较为适宜。  4节水系统设计  通过采用节水措施构建节水系统,以形成自动收集天然降水并予以贮存的机构、同时减少水分蒸发量,并能达到在免除人力的条件下增加为植物供水的时间、减少水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