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

ID:41892882

大小:53.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04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_第1页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_第2页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_第3页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_第4页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模式特征探究摘要:以北京-承德高速公路(三期)建设项目为试验项目,研究了岩质边坡植被恢复中灌草配置模式初期植被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岩质边坡植被恢复中灌草混合群落播种3个月后覆盖度达90%,复层群落特征日益明显;初期群落植株高度表现为:野菊花〉紫穗槐>沙打旺〉紫花苜蓿〉高羊茅>胡枝子。播种灌木在植被恢复初期生长受限,移栽灌木是实现边坡灌木为主植被恢复的有效途径;坡面生态恢复初期6种乡土植被入侵坡面,植物群落中植物种类增多;随植物的生长,土壤理化性状发生了变化并有下降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关键词:高

2、速公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草灌模式;植物群落特征中图分类号:U4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1)05-0069-04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要进行边坡开挖,改变原有地形地貌,破坏边坡原有植被,形成大量次生裸露岩土边坡,很容易引发严重的生态问题[1]。形成的次生裸露岩土边坡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其植被自然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采用边坡生态修复技术,加速边坡植被的建立与恢复,能够有效实现边坡植被覆盖。目前,国内对高速公路的边坡生态修复已有大量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恢复技术的应用方面。张俊云等

3、[2]针对岩质边坡的植被防护,研究开发了厚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技术;许文年等[3]研究开发了植被混凝土护坡技术。此外,也有学者对护坡植物的适应性和功能作了初步研究[4]。但对于植被恢复工程竣工后的植被动态研究较少。为此,试验以北京-承德髙速公路(三期)边坡植被恢复为例,探讨了岩质边坡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及土壤特性,为我国北方地区道路岩质边坡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参考。1试验区概况试验地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周禾庄村附近,边坡地处标段K122+400〜K122+600段左侧,N40。307,E117°307。坡面3级,边坡坡比1

4、:0.5,边坡上层为亚粘土(混碎石)、碎石土,下层为弱风化白云岩,但坡面有节理发育,植物自然恢复生长困难。该路线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年均气温11.4°C,最热为7月,极端最高气温40.5°C,1月平均气温一4.8°C,极端最低气温一19.1°Co无霜期191do年均降水量611.8mm,76%集中在夏季。京承高速(三期)公路沿线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树种为乔木既辽东栋(Quercushootungensis)、山杨(Populusdavidiana)>侧柏(P

5、latycladusorientalis)、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等;灌木包括荆条(Verbenaceae)>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绣线菊(Spiraeatrilobata)、山杏(primusarmniaca)>酸枣(Ziziphusjujuba)等;草本主要以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为主。2材料和方法试验坡面人工土壤层的构建采用厚层基材喷播技术,人工土壤厚度10cm,设计为上下2层。下层为客土层,由土壤

6、、草炭、有机堆肥、保水剂、粘结剂构成,厚度8cm;上层为种子层,由种子和土壤构成,厚度为2cmo竣工后测定全层土壤的化学性质,土壤的化学性质(表1)。2.1试验材料试验采用的植物包括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1.0g/m2、高羊茅(Festucaanmundinacea)3.0g/m2>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0.3g/m2>野菊花(Dendranthemaindicum)0.2g/m2>胡枝子(Lespdezabicolor)2.0g/m2和紫穗槐(Amorphafrutico

7、sa)2.0g/m2o行株距1mX1m,采用人工移栽的方式。4月17日种植,种植后粗放管理。2.2研究方法2009年5〜9月在边坡上、中、下坡面随机设3个lmXlm样地作为调查样方,并用标签标记。调查内容包括植物种类、植物高度、植被覆盖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土壤有效磷、土壤有效钾。同时记录样方内的植物种类;从植株基部到茎顶端的自然高度来测定株高,分别对所选的同种植物同一阶段的株高数据取平均值;覆盖度采用针刺法。测定土壤理化性质[5]:土壤容重、土壤pH、土壤有机质、土壤全N、土壤速效P、土壤速效K。植

8、被调查时间分别在5月1日、6月1日、7月2日、8月1日、9月1日进行土壤每隔60d采样分析1次,分别于5月1日,7月2日和9月1日。3结果与分析3.1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覆盖度是衡量一个植物群落生长状况及其保持水土能力的重要指标,与植物群落类型、群落结构等关系密切。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初期,植被护坡群落覆盖度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图1)。坡面植被建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