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

ID:40783563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07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_第1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_第2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_第3页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_第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八年级(上)第六单元诗歌鉴赏班级姓名组别量化等级一、《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简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全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第二段写面对群童抱茅的无奈;第三段写遭受夜雨的痛苦;第四段写期盼广厦,将苦难加以升华。前三段是写实式的叙事,诉述自家之苦,情绪含蓄压抑;后一段是理想的升华,直抒忧民之情,情绪激越轩昂。前三段的层层铺叙,为后一段的抒情

2、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此抑扬曲折的情绪变换,完美地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常见题型】1.作者是如何写出风势之大的?(或:找出“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答:(1)先写其声,“风怒号”三字写出了秋风咆哮(1分);(2)运用了“卷、飞、洒、挂罥、飘转”等一系列动词突出了风大、危害大(1分)。(3)写出了茅屋被秋风所迫的惨状,表达了作者愁苦,无奈的心情(1分)。2.文章开头写风势之大有什么作用?(2分)答:(1)开头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惨状,开门见山,直接点题(1分)。(2)为后文写屋漏遇雨、自己的的境遇之惨蓄势。(1分

3、)。3.作者写诗时年仅四十余岁,为什么称自己“老无力”?(2分)答:是指心境老(1分)。作者在战乱中度日,颠沛流离,饱经战乱之苦,未老先衰,所以称自己“老无力”(1分)。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两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答:(1)渲染了暗淡阴冷的气氛(1分),烘托了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1分)。(2)为下文“长夜沾湿”作铺垫(1分)。5.请赏析“铁”、“麻”两字的妙处。(3分)答:(1)使用了比喻的修辞(1分),把破旧变硬的被子比成冰冷坚硬的“铁”,把密集不断的秋雨比成“麻”(1分)。(2)这两个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作者长期颠

4、沛流离,生活贫困的惨状,反应出战争带给人们的悲惨境遇(1分)。6.你是如何理解“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两句的。(2分)答:(1)过渡句。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下文的直接抒情、议论(1分)。(2)诗人由于自己生活困顿而无法入睡,而自己生活的惨状正是由于战乱给国家带来的惨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而彻夜难眠的心情(1分)。7.本文的主旨句式哪两句?该如何理解。(3分)答:(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分)。(2)表达了作者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1分)和迫切希望变革黑暗现实,渴望天下人都能够生活安定的崇高理想(1

5、分)。8.“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1)直接抒情。“何时”表达了作者希望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殷切希望(1分)。(2)诗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谋求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百姓幸福宁愿牺牲自己。表现了作者崇高的精神(1分)二、《过故人庄》【简析】《过故人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4,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

6、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常见题型】1.首联叙述了什么事?蕴含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1)首联叙写了老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农家做客的事件(1分)。(2)“鸡黍”是田家特有的饭菜,表现了“我”和友人之间淳朴的友情(1分)。2.请从表现手法、语言运用、情感中任选一个方面赏析颔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分)。答:(1)颔联使用了对偶的修辞,对仗工整,音韵和谐(1分),写出了优雅恬静的乡村风光(1分)。(2)“合”形象的写出了村边绿树环绕,幽静雅致的环境;“斜”生动的写出了城外青翠的山峦连绵起伏(1分)。这两句诗画面感

7、强,描绘出一派如诗如画的风景(1分)。(3)“绿树”是近景,“青山”是远景,远近结合(1分),写出了田园青山绿水,优雅恬静的美景(1分)。(4)这两句诗暗含(1分)了作者欣赏优美的田园美景时,激动、喜悦的心情(1分)。3.请自选角度赏析“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两句。答:(1)使用了对偶的修辞,自然对仗(1分),叙事、写景融为一体,优雅和谐(1分)。(2)“场圃”即是“开轩”后所见的景物,令人心旷神怡。“话桑麻”使人领略到农家风味(1分)。由室内到室外,景物融为一体,表现出主客之间的融洽气氛和两人的淳朴友情(1分)。4.诗人临走时为何主动相约“

8、重阳日”?(或: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1)诗人对乡村清新怡人,开阔舒畅环境的无比喜爱。(1分)(2)主人淳朴好客,宾主把酒言欢,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