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

ID:40744362

大小:986.06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9-08-07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_第1页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_第2页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_第3页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_第4页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改革之商鞅变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课标要求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动力:称霸天下的欲望目的:富国强兵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生产力)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法家学说成为改革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阶级:新兴地主阶级日益壮大(生产关系)时代背景大变革一、秦国变法的历史背景1、客观上:2、主观上:3

2、、人才上:5、其它:4、理论上:秦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广纳贤士.商鞅入秦并积极宣传变法(扫清思想障碍)法家学说的传播(指导思想)诸侯争霸及各国变法为秦国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教训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兵源得到了可靠的保证1.军事上:②奖励军功,设立二十等军功爵制度.①废除世卿世禄制,没军功的亲族不再拥有世袭爵位.③编制什伍组织增强士兵作战的勇气,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二、商鞅变法的措施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废除了旧贵族土地占

3、有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2.经济上: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私有,允许买卖土地.③经济上统一度量衡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利于加强对人民控制,加强中央集权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3.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②推行什伍连坐制度①废分封,行县制③制定严苛的刑法,实行轻罪重刑④统一度量衡,从经济领域加强中央集权强化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二、商鞅变法的措施加强了思想文

4、化统治,但也造成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破坏,对后世文化政策产生恶劣影响.4.思想文化上:焚烧诗书5.社会习俗上:移风易俗,改变成年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生活方式,鼓励发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1.对秦国----②经济上: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收富国强兵之效①政治上:③军事上:壮大了军事力量,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扭转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发展了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沉重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加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制度;稳定了统治秩序。2.对历史发展----

5、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①推动社会转型:政治上,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使封建制度最终确立下来.为秦统一中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②国家统一: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建立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经济制度;性质: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1、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2、西汉时,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

6、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3、有些人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根子或许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种下了。这几段材料是从哪一角度来认识商鞅变法的?材料:三、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3、消极影响①法律严苛,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成为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轻罪重刑,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②焚烧诗书的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对后世文化政策造成恶劣影响。③开创了重农抑商政策,造成封建社会对商业和商人长期歧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鞅变法的特点(1)核心内容:“耕战”和“法治”.(2)程度:改革最彻底,措施最全面、对旧贵族打击最严重、影响

7、最深远的改革.(3)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增加政府收入富国强兵,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变法成功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2、商鞅正确的决策和坚决改革的决心。3、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5、法家学说的传播奠定了变法的。(根本原因)(保证新法推行的关键)(重要条件)(思想理论基础)变法成功原因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2)商鞅正确的决策和坚决改革的决心根本原因具体表现:①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8、”的指导思想;②与保守派论战,积极宣传变法,扫清变法思想障碍;③不畏权贵、执法如山,坚决消除阻力。保证新法推行的关键3)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重要条件5)法家思想奠定了变法的思想理论基础(统治者欲富国强兵、新兴地主阶级欲发展地主经济,提高政治地位,历史发展处于转型时期,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等)商鞅惨死的原因及启示(1)直接原因是支持其变法的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