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740686
大小:1.26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8-07
《中考数学——数量与位置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科:数学任课教师:余老师授课时间:2012年星期六8:00-10:00姓名刘贤生年级:初三教学课题阶段基础()提高(√)强化()课时计划第(2)次课共()次课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广东省中考复习:数量与位置变化一、选择题1.(2012广东佛山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3,2)关于x轴对称的点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2012广东广州3分)将二次
2、函数y=x2的图象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则平移以后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A.y=x2﹣1 B.y=x2+1 C.y=(x﹣1)2 D.y=(x+1)23.(2012广东深圳3分)已知点P(a+l,2a-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1.(2012广东珠海4分)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轴、y轴正半轴上,B点坐标为(3,2),OB与AC交于点P,D、E、F、G分别是线段OP、AP、BP、CP的中点,则四边形DEFG的周长为 ▲.16三、解答题1.(2012广东佛山10分)规律
3、是数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初中数学中研究的规律主要有一些特定的规则、符号(数)及其运算规律、图形的数值特征和位置关系特征等方面. 请你解决以下与数的表示和运算相关的问题: (1)写出奇数a用整数n表示的式子; (2)写出有理数b用整数m和整数n表示的式子; (3)函数的研究中,应关注y随x变化而变化的数值规律(课本里研究函数图象的特征实际上也是为了说明函数的数值规律).下面对函数y=x2的某种数值变化规律进行初步研究:xi012345...yi01491625...yi+1-yi1357911...由表看出,当x的取值从0开始
4、每增加1个单位时,y的值依次增加1,3,5...请回答:当x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个单位时,y的值变化规律是什么?当x的取值从0开始每增加个单位时,y的值变化规律是什么?162.(2012广东梅州7分)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OB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的坐标分别是A(3,2)、B(1,3).△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OB1.(直接填写答案)(1)点A关于点O中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2)点A1的坐标为 ;(3)在旋转过程中,点B经过的路径为弧BB1,那么弧BB1的长为 .163.(2012广东梅州1
5、1分)如图,矩形OABC中,A(6,0)、C(0,2)、D(0,3),射线l过点D且与x轴平行,点P、Q分别是l和x轴正半轴上动点,满足∠PQO=60°.(1)①点B的坐标是 ;②∠CAO= 度;③当点Q与点A重合时,点P的坐标为 ;(直接写出答案)(2)设OA的中心为N,PQ与线段AC相交于点M,是否存在点P,使△A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横坐标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设点P的横坐标为x,△OPQ与矩形OABC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和相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164.(2012广东汕
6、头12分)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连接BC、AC.(1)求AB和OC的长;(2)点E从点A出发,沿x轴向点B运动(点E与点A、B不重合),过点E作直线l平行BC,交AC于点D.设AE的长为m,△ADE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连接CE,求△CDE面积的最大值;此时,求出以点E为圆心,与BC相切的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165.(2012广东深圳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2x+b(b≥0)的位置随b的不同取值而变化.(1)已知⊙M的圆心坐标
7、为(4,2),半径为2.当b= 时,直线:y=-2x+b(b≥0)经过圆心M:当b= 时,直线:y=-2x+b(b≥0)与OM相切:(2)若把⊙M换成矩形ABCD,其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0)、B(6,0)、C(6,2).设直线扫过矩形ABCD的面积为S,当b由小到大变化时,请求出S与b的函数关系式,。166.(2012广东湛江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三角形AOB的顶点A、B分别落在坐标轴上.O为原点,点A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0,8).动点M从点O出发.沿OA向终点A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
8、时动点N从点A出发,沿AB向终点B以每秒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动点M、N运动的时间为t秒(t>0).(1)当t=3秒时.直接写出点N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